ID: 24416563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五校联考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课堂作业调测卷 科学( 第1章)

日期:2025-11-2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8614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期,1章,科学,调测卷,作业,课堂
    浙江省绍兴市五校联考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课堂作业调测卷 科学( 第1章) 1.(2025八上·绍兴月考)“眼睛把人带进了世界,耳朵把世界带给了人”,这句话高度赞美了人体的感觉器官。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感觉器官的作用是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 B.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部分布在皮肤中 C.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的敏感性不同 D.味觉和嗅觉的相似之处是感受的刺激都是化学物质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皮肤的感觉主要有触觉、压觉、冷觉、热觉四种。它们能感受外界物体的触、压、冷、热等多种信号。 (2)人体的嗅觉和味觉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解答】A、人体依赖于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感知周围世界,人体大多数感觉器官只能感受一种类型的刺激,并发出信息,A不符合题意; B、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但其余各器官中也都有分布,B符合题意; C、各种味道是通过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来分辨的,味觉感受器即味蕾,主要分布在舌体乳头上,不同的乳头,所含味蕾数目也不一致,以舌尖、舌侧即舌体后部占大多数,而舌体中部感受器较少,味觉也迟钝,同部位味蕾的味受体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刺激物有不同的敏感区,C不符合题意; D、味觉和嗅觉都属于化学感觉,刺激物都是化学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5八上·绍兴月考)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 D.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答案】A 【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3.(2025八上·绍兴月考)我们听不到蝴蝶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是由于() A.蝴蝶的翅膀振动的幅度太小,所以响度小,人耳听不到 B.蝴蝶的翅膀振动太慢,它对人来说是次声波,所以人耳听不到 C.一般情况下蝴蝶离人太远,所以我们听不到它振翅的声音 D.蝴蝶发出的声音不能传播 【答案】B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方式 【解析】【分析】本题核心考点是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解答】A、蝴蝶振翅听不到的核心不是幅度小(响度),即使幅度足够,频率不符合要求仍听不到,所以 A 不符合题意; B、蝴蝶翅膀振动频率约 5~6Hz,远低于人耳听觉下限 20Hz,属于次声波,人耳无法感知,这是听不到的主要原因,所以 B 符合题意; C、题目未提及蝴蝶与人的距离,且距离影响的是响度,并非听不到的根本原因,所以 C 不符合题意; D、蝴蝶振翅产生的声音能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只是频率不符合人耳感知范围,所以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 B。 4.(2025八上·绍兴月考)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爱耳日”,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B.鼓膜内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 C.坐在汽车上,闭上眼睛也能判断出汽车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是靠半规管和前庭 D.飞机起降时可咀嚼口香糖,使咽鼓管张开从而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答案】B 【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A.根据人耳朵的结构判断; B.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C.根据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