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高二地理试题 2025.11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为 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7页。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 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 第卷(共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马丘比丘遗址(13°S,72.5°W)是印加帝国的遗迹,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地 处安第斯山脉崇山峻岭间,经历过无数次的地震、山洪,但古城保存基本完好。古城中,最著 名的是高山之巅的一块怪异巨石一“拴日石”。小明某日参观了马丘比丘遗址,并在正午欣 赏到“拴日石”无日影景观。下左图为“拴日石”景观图,下右图为“拴日石”上半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平台 779 大平台面 1.马丘比丘遗址经历无数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风化、山洪、风蚀等作用显著 B,地处板块生长边界,地壳脆弱 C。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 D.岩层多断层、裂隙等构造 2.小明观赏“拴日石”无日影景观的这一天最接近我国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D.清明节 3,忽略地形阻挡,小明参观马丘比丘遗址这一天,日出时射向“拴日石”的太阳光线方向大致 是() A.a→0和c→0之间 B,c→0一线 C.c→0和d0之间 D,d→0一线 风蚀坑通常指植被覆盖的固定沙丘或者平坦草地受风吹蚀而形成的凹地、槽和洼地,发 育到一定阶段演化速度会衰减,直至停止。风蚀坑的下风向伴随积沙体发育。下图为呼伦贝尔 沙质草原某风蚀坑纵轴线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盛行风以西北风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二期中地理试题第1页共7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E 积沙保 4 140m 4.该风蚀坑() A.L1~L7为东北一西南走向 B.L3~L4较L7侵蚀作用弱 C.L5沉积物粒径较L6大 D.L5沉积物和崩落物混杂 5,风蚀坑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停止的原因可能是() A.沙坑周边草地退化 B.积沙体高度降低 C.坑底侵蚀作用增强 D.坑底出露地下水 6.风蚀坑发育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有() ①地表起伏度减小②草原景观破碎化 ③干扰动物正常活动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因挤压隆起的川东平行岭谷区,其主山脉两侧常形成大范围单斜山构造地貌。下图示意 华蓥山北端西坡的某单斜山地构造,图示单斜河谷补给受两侧岩层地下水补给较多。与砂岩相 比,泥页岩透水性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泥质砂岩 忍砂岩 题显泥页岩 7.与砂岩相比,泥页岩() A.形成于高温高压环境 B.形成于静水环境 C,层理结构相对不明显 D.组成颗粒粒径大 8.图示单斜河谷河水主要补给来自() A.甲岩层 B.乙岩层 C.丙岩层 D.丁岩层 9.根据图示地形、地质特征,可推测当地() A.碎屑物质裸露,易发沙尘暴 B.地下水漏失,地表易塌陷 C.断层活动多,易引发地震 D.水分流动快,易发旱涝 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 多雨林,雨林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与我国同纬度多数地区相比,该地区峰丛洼地内发育雨林主要得益于() A.冬季气温较高B,夏季气温较高C.冬季降水较多 D,夏季降水较多 11.该地区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 B.土层薄 C.降水少 D.土壤黏重 土壤呼吸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量。它 是衡量土壤生态系统活跃程度和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代谢强度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在气候 高二期中地理试题第2页共7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F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