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2024)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单元 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 课题 12.轮子的故事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轮子是重要的人造物,了解轮子“轮”和“轴”的基本特征。 科学思维目标: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轮子的共同特点,初步分析轮子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原因。 探究实践目标:能动手给“小车”装轮子,通过实验对比有轴套和无轴套小车的行进差异。 态度责任目标:在实验和实践中遵守安全规则,爱护工具,愿意合作完成任务。 理解掌握 练一练 预估时间 填空题: 轮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 2.轮子都有两个基本部分,分别是( )和( )。 3.最初,人们用( )运送重物,后来才发明了轮子。 4.19世纪,人们发明了( )轮,让坐车变得更舒适。 4分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预估时间 5.观察图片,解决相关问题(实验题) (1)对比两张图片,用滚木和用轮子运送重物,用( )更省力。因为轮子滚动时受到的阻力比滚木滑动时的阻力更( )。 (2)在轮子的图片上,圈出“轮”和“轴”的位置。 6.观察下图,解决问题 (1)有轴套和无轴套的小车,在行进时有什么不同? 有轴套的小车行进时速度更( ),因为轴套( )了轴和轮之间的摩擦;无轴套的小车行进时速度更( ),轴和轮之间的摩擦更大。 (2)轴套的作用是什么? 轴套能( )轮子转动时受到的阻力,让轮子转得更灵活。 无轴套 有轴套 小车在行进 6分钟 实践应用 固一固 预估时间 7.根据材料分析 轮子的历史很悠久。起初,人们用滚木运送重物。后来人们用木头做成轮子,发明了车。再后来,人们把木轮挖空,装上轮辐,车跑起来更轻巧了。之后,人们又给木轮套上铁皮,车轮更结实了。19世纪,人们发明了弹性好的橡胶轮,坐在车上更舒适了。如今,人们仍在不断改进轮子,轴承使轮子转动时受到的阻力更小。 (1)人们是如何一步步改进轮子的?请按顺序写出轮子的发展过程。 滚木→( )→挖空的木轮→套铁皮的木轮→( )→带轴承的轮子。 (2)轮子的每次改进,都解决了之前的什么问题? ①木轮比滚木更( ),解决了滚木不易操控的问题;②装轮辐的木轮比实心木轮更( ),解决了实心木轮沉重的问题。 6分钟 迁移创新 试一试 预估时间 8.根据材料选择 小明想做一辆跑得又快又稳的小车,下列哪种做法最有效?( ) A.用实心木块当轮子 B.给小车的轴上装上轴套 C.把轮子做得很大很重 2分钟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 9.辩论会:轮子的使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0.附加实践任务 (1)动手操作:想办法给“小车”(可用纸盒、瓶盖等材料制作)装上轮子,让“小车”能跑起来。(提示:用瓶盖当轮子,细铁丝当轴,穿过纸盒两侧的小孔即可) (2)安全提醒:使用剪刀剪铁丝时,要小心尖端,不要碰到自己和同学;装轮子时,铁丝两端尽量剪平整,避免划伤。 (3)生活观察:找出生活中5种带有轮子的物品。 12分钟 参考答案: 理解掌握 练一练 1.人造物 2.轮、轴 3.滚木 4.橡胶 实验探究 做一做 5.(1)轮子、小 (2)圈图提示:圆形的外圈为“轮”,中心穿过的圆柱形部分为“轴” 6.(1)快、减少、慢 (2)减小 实践应用 固一固 7(1)木轮、橡胶轮 (2)方便、轻巧 迁移创新 试一试 8.B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9. 正方(利大于弊): 1.轮子让运送重物更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卡车运货、行李箱拉东西)。 2.轮子让出行更方便快捷(如自行车、汽车、公交车),节省了时间。 3.轮子的改进让生活更舒适(如橡胶轮减少颠簸,轴承让车子更平稳)。 反方(弊大于利): 1.轮子需要依赖道路,没有平整的路就很难使用(如在泥地里,轮子会陷进去)。 2.带轮子的交通工具(如汽车)会产生噪音和尾气,污染环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