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7001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课件浪淘沙 (共53张PPT)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554749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三首,PPT,53张,浪淘沙,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单元主题:保护环境 能提示文章的主旨,集中体现段落及文章中心的句子。 段首句(总起句) 过渡句 反复句 中心句 总结句 题目 1.提取关键词句概括段落内容。 2.整合信息,对课文层次进行梳理。 3.探究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得出主要观点。 1.学习倡议书的格式。 2.把倡议书的内容、意义有条理地说清楚。 古诗三首 18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唐朝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今存诗八百余首,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等。 知诗人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刘禹锡因参与变法被一贬再贬,在官场郁郁不得志,但他没有沉沦,而是y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就是诗人被贬期间写的。 写作背景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初读课文 qū 再读古诗,试着划分节奏。 多音字 曲 qū qǔ 弯曲 歌曲 簸 bǒ bò 颠簸 簸箕 (用作动词时) (用作名词时)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要注意右半部分“丿”的穿插,“厂”里是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士”。 天涯 生涯 解诗题 刘禹锡创作的一组诗,共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大浪淘洗沙 明诗意 虚指,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虚指,黄河很长、沙多 风簸:风浪滚动。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形容风大浪大。 从,由 天边 大意: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 明诗意 一直;径直。写出扶摇直上、勇往直前的感觉。 天河。古人以为黄河和天河相通。 大意: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天上的牛郎织女家。 资料链接 起初是《汉书》中称“汉使穷河源”,就是说张骞曾经到达过黄河的源头;此后,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传说,称有人乘着小筏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还曾与牛郎织女会面;后来这两种记载混合,说是黄河和天河相通,张骞追溯黄河的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见到了牛郎织女。 夸张 波涛汹涌 气势磅礴 看 黄河雄浑之美 悟诗情 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黄 河 你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豪情? 诗人由眼前景色联想到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又联系到自身,进而驰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诗人一往无前,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想 想象奇特浪漫 悟诗情 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 读一读 在朗读前两句诗时,语速放缓,语调沉稳有力,读出黄河九曲的绵长曲折之感。 读第三句时,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表现诗人欲直上九霄的气概。第四句再转向平缓悠长,读出其中的憧憬之感。 《浪淘沙》(其一),前两句歌咏黄河,既写出了黄河 的姿态,又写出了其 、奔腾而来的气势。后两句中,诗人由景色联想起 的典故,又联想到自身,进而驰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 、直冲九霄的 气概。 逆流而上 裹挟黄沙 九曲 主题概括 豪迈 黄河与天河相通 1.白日依山尽.昔河入海流。———唐·王之浃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 拓展积累 描写黄河的诗句 板书 夸张 气势磅礴 银河、牵牛织女 浪淘沙 (其一) 豪迈气概 写景 (实写) 想象 九曲、万里沙 浪淘风簸 用典 江南春 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是古往今来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世外桃源吧! 杜牧(803—852)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世称他为“杜紫薇”“杜樊川”。后人称杜甫为“老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