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8579

期末真题汇编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湖北专用) 专题06辨析题(含解析)

日期:2025-11-19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17160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北,辨析,专题,专用,期末,真题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期末真题汇编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湖北专用) 专题06辨析题 1.(24-25六年级上·湖北孝感·期末)杜某本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因为父母娇惯,上小学时,喜欢打架、骂人,欺负同学。老师多次批评,并让父母管教他;他父母却认为儿子是独苗,“小孩子多一点虎气才好”。15周岁那年,杜某因为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被派出所进行了治安处罚;后来又因为盗窃被公安局收容教养一年。在被送进少管所的那一刻,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1)请你分析杜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2)杜某由一个可爱的孩子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你有什么启示? 2.(24-25六年级上·湖北十堰·期末)据报告,在全球各国,普遍存在校园欺凌现象,每年约有2.46亿学生遭受欺凌,其中中学生发生欺凌频率最高。 (1)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校园欺凌现象?(至少写出4方面) (2)在学生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校园欺凌,你会怎么做? 3.(24-25六年级上·湖北十堰·期末)材料分析: 小东是家里的“独苗”,深受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疼爱。上小学时,小东喜欢打架、骂人、欺负同学。老师多次批评他,要求家长从严管教他。他的父母却认为孩子虎气一些不会吃亏,让小东变得有恃无恐。15周岁时,小东因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被告到派出所,派出所对他进行了治安处罚。后来,小东又因盗窃他人财物被公安局收容教养一年。在被送至少年管教所的那一刻,小东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由父母、学校管教;(2)由公安机关治安处罚;(3)由政府收容教养;(4)由法院追究刑事责任。 (1)小东实施了哪三类不良行为?分别受到了怎样的处理?请按照由轻到重(黄灯、红灯、褐灯)的顺序进行排序,将小东的不良行为和对应的处理措施填写在表格中。 程度 不良行为 处理措施 黄灯 红灯 褐灯 (2)从小东的成长轨迹中,我们青少年应得到哪些教训和启示? 4.(24-25六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郑明在上学期间勤奋学习,热爱劳动,成绩优秀,多次受到学校表彰,他顺利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已年满18周岁,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退伍后回家还参加了村委会选举。有着大好前程的他却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并与他们一起赌博,欠下了许多赌债,为了还赌债,郑明多次手持管制刀具,拦截、殴打多名中小学生,强行索要财物,先后获得了1000多元,后被抓获,人民法院认定郑明犯了抢劫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在成长过程中,郑明享有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至少答出两点) (2)如果放学时,你孤身一人碰到了郑明,他向你索要财物并叮嘱你不要告诉大人,否则让你好看,你会怎么做? 5.(24-25六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材料一:小志发现小丽把自己的糗事写到故事里,还发表在《少儿画报》上。他很生气,于是找小丽理论:“你总是拿我的糗事取笑我,你要向我道歉!”小丽回答道:“我又没提你的名字,不要对号入座。”两人闹到老师面前,小丽对老师说:“老师,我这应该没有犯法吧,我又没有指名道姓。”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规定: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丽的行为犯法吗?请说明理由 (2)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6.(24-25六年级上·湖北鄂州·期末)六年级学生小刚在学校附近的小卖部购买了一些零食,吃后出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