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9348

【2025新】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课件+教学设计--初中历史统编版七上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483608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历史,初中,教学设计,课件,2025
    (课件网) 中华文明 的 起源 第三课 思考: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什么? 结合课本找出:国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城市 的产生 阶级 的出现 掌握权力 的王出现 请你梳理从国家起源到文明起源的逻辑关系 国家的产生 农业产生 定居 人口显著增长并向区域中心集中 修建高耸的城墙、宽阔的城壕及水利设施 出现 剩余产品 私有制 产生 贫富 分化 早期城市 阶级 分化 统治 阶级 被统治阶级 出现专门从事管理工作的王 部落战争 战败国 国家的产生 农业产生 定居 人口显著增长并向区域中心集中 修建高耸的城墙、宽阔的城壕及水利设施 出现 剩余产品 私有制 产生 贫富 分化 早期城市 阶级 分化 统治 阶级 被统治阶级 出现专门从事管理工作的王 部落战争 战败国的俘虏 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 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良渚已经进入了早期国家形态 宏 观 把 握 时间 距今5300-4300年 地点 浙江余杭 古城构成 宫殿区、内城、外城、仓储区、城墙 城市特点 规模:规模大,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功能区:明确分工,有城市规划 等级:体现了明显的等级 社会特征 ①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②出现阶级分化,统治者具有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良渚古城 良渚已经进入了早期国家形态 墓葬中有随葬品 私有制 不同身份和等级的群体埋葬在不同的区域。贵族墓葬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城外普通墓地随葬品十分稀少 阶级分化 象征祭祀权力的玉琮、玉璧 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王权 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 阶级分化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 池中寺出土的两吨碳化稻及农具 国家的产生 结论一: 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 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解 读 文 物 考古发现 推论(社会特征) 农业 20万千克碳化稻谷 高等级建筑 内城中部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 墓葬 普通墓葬、贵族墓葬,墓葬品数量不一 玉器 玉琮、玉璧、玉钺 结论二: 良渚进入了文明社会 生产力发展 阶级分化 阶级分化 王权 私有制 国家的产生 宏 观 把 握 良渚古城 陶寺古城 时间 距今5300-4300年 距今约4300-4000 地点 浙江余杭 山西襄汾 古城构成 宫殿区、内城、外城、仓储区、城墙 宫殿区、居民区、仓储区、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城墙 城市建设 规模:规模大,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功能区:有城市规划,分工明确 等级:体现了明显的等级 规模大、分工明确,有城市规划、体现等级 国家的产生 宏 观 把 握 良渚古城 陶寺古城 时间 距今5300-4300年 距今约4300-4000 地点 浙江余杭 山西襄汾 社会特征 ①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②出现阶级分化,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国家的产生 解 读 文 物 考古发现 推论(社会特征) 农业 生产力发展 20万千克炭化稻谷 高等级建筑 阶级分化 内城中部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 墓葬 私有制、 阶级分化 普通墓葬、贵族墓葬,墓葬品数量不一 玉器 王权 玉琮、玉璧、玉钺 良渚古城 国家的产生 解 读 文 物 考古发现 社会特征 手工业品 生产力发展 王权 铜齿轮形器、朱书符号陶壶、玉兽面、玉钺、石磬、彩绘龙纹陶盘 墓葬 阶级 私有制 墓葬的地点与陪葬品数量不同 观象台 王权 发现了有可能是观象台的遗迹 陶寺古城 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 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 红山遗址 石峁(mǎo)遗址 陶寺遗址 三星堆遗址 牛河梁遗址 凌家滩遗址 良渚遗址 石家河遗址 体现了怎样的文明发展格局? 分布广泛,各具特色→体现【多元】 国家的产生 陶寺、石家河殷墟兽面形物(图)对比 红山、凌家滩玉龙,彩绘龙纹陶盘 陶寺遗址、大汶口文化的玉钺对比 各地的代表性文化都出现在了陶寺,说明了什么问题? 石峁(m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