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9492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14 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12322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PPT,18张,课件,辩日,小儿
  • cover
(课件网) 14.两小儿辩日 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前检测 1.《两小儿辩日》选自( ) A.《论语》 B.《列子 汤问》 C.《孟子 告子上》 2.两个小孩到底在争辩太阳的什么呢?( ) A.温度 B.大小 C.距离 D.时间 任务一:预习检测,了解学情。 任务一:初读,正字音,读通文言文。 自由朗读课文,联系注释和上下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用“/”划分句子停顿。 自学提示: 任务一:初读,正字音,读通文言文。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并读一读。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全文诵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活动一:根据停顿,读出节奏 自学提示: 1.能够对照注释,说出每句话的意思。 2.能够用自己的话,清楚、完整地讲述整个故事。 任务二:理大意,读懂文言文。 先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字意:以: 去: 日中: 句意: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字意:沧沧凉凉: 及: 探汤: 句意: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字意:孰: 为: 汝: 知: 句意: 任务三:梳理辩斗,理解文言意思 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用“———画出表示两个小孩的观点的句子,用“~~~”画出他们各自的理由。 2.完成表格。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人物 观点 现象 依据 小儿甲 小儿乙 任务四:讨论交流,悟品质 学习提示: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和孔子的什么精神品质?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句话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分别把 比作 、把 比作 ,体现了两小儿 的精神;“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个 句,改为陈述句为 。两小儿说话有理有据,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是 的孩子。 任务四:讨论交流,悟品质 学习提示: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和孔子的什么精神品质? “孔子不能决也。”体现了孔子 的精神。 任务五:课堂检测,巩固提升 1.下列蓝色字体的字形、读音和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辨斗,问其故(过去的,以往的)。 B.知(知识)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智慧)也。 C.日初出沧(chānɡ)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tānɡ,热水)。 D.孰(shóu,谁,哪个)为汝(rú,你)多知乎? 2.下列有关《两小儿辩日》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两小儿围绕着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进行争辩。 B.两小儿各抒己见,但都无法驳倒对方的观点。 C.一儿认为“日初出离人远”,其根据是“远者小而近者大”。 D.从两小儿的争辩中可以看出他们有质疑探究的精神。 任务五:课堂检测,巩固提升 3.“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什么?不当的一项是( ) A.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 B.孔圣人也有不知道的东西,这是对他的讽刺。 C.从认识水平看,当时的人,包括孔子,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D.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也不能决断(谁是对的)。 4.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