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协作校高一第一次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章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朱诺号探测器(如图1)于2011年8月5日发射,并于2016年7月4日抵达目标地绕木星 运行。2025年9月14日,朱诺号探测器完成了第76次木星系探测,于9月15日冲入木星大气 层完成“死亡俯冲”,以73.6k/s的速度与木星大气层融为一体,完成了长 达9年的木星探测使命。据此完成1一3题。 1.朱诺号探测器在绕木星运行时属于 A.自然天体 B.人造天体 C.天体系统 D.星际物质 2.朱诺号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经过的小行星带位于 图1 A.地球与火星之间 B.火星与木星之间 C.火星与土星之间 D.土星与天王星之间 3.朱诺号探测器最终以高速冲入木星大气层焚毁,其目的是 A.销毁机密实验结果 B.模拟小天体撞击木星的过程 C.避免造成地外污染 D.获取木星大气层内部的数据 图2为1957一2008年海河流域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逐年距平变化图。据此完成4一6题。 15 太阳辐射量距平 五年滑动平均 10 -10 -15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年份 图2 【高一地理第1页(共4页)】 4.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大值一直在赤道地区 B.煤、石油等能源与太阳辐射无关 C.同纬度地区总量相同 D.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5.1960一1970年,海河流域年太阳辐射量 A.持续上升 B.波动上升 C.持续下降 D.波动下降 6.导致该地区在所示时间段内太阳辐射量发生图示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气候异常 B.人类活动 C.年降水量 D.日地距离 2025年3月,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 海洋 深度/km 南侧发现一处新型深海热液(高温海水)喷口。该喷口周围形成 0 独特的生物群落,以化能合成细菌为基底,支持管虫、巨型贻贝等 80 生物生存。研究发现,热液流体温度可达400℃,富含金属硫化 ④ 400 物,其来源与软流层物质密切相关。图3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结 ⑤ 构。据此完成7一8题。 2900 7.深海热液所在的圈层 ⑥ A.为图示①圈层 ⑦ B.仅以液态形式存在 C.呈不连续、规则性分布 D.是生命演化的重要载体 图3 8.促使深海热液形成的软流层为图中的 A.②圈层 B.③圈层 C.④圈层 D.⑤圈层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了120ppm,其中一半的增长出现在1980年 以后。2015年3月,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自有记录以来首次突破400ppm。图4示意莫 纳罗亚天文台所记录的二氧化碳浓度年平均值变化。据此完成9一11题。 410 400 390 化 80 浓370 350 340 330 320 310 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份 图4 9.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A.在地球空间分布较均匀 B.占干洁空气体积的21% C.是有机质生成的重要物质 D.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 10.图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可能导致 A.两极冰川融化 B.地球气候变冷 C.南极臭氧空洞 D.干扰短波通信 【高一地理第2页(共4页)】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协作校高一第一次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B2.B3.C4.D5.B6.B7.D8.B9.C10.A11.B12.D13.B14.B 15.D16.C 17.(1)两栖(2分)古生(2分)裸子植物(2分) (2)海洋区面积不断变小,尤其是浅海区面积变小(2分);陆地区面积逐渐变大,沿海滩涂区 大量出现(2分);海洋逐渐呈现不连续性和破碎化(2分)。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