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HOME TARGET CONTENT 第二章第二节 HOME TARGET CONTENT 学习目标 Learning objections 运用地图,认识我国不同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说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01 结合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季风气候成因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02 目录 contents HOME TARGET CONTENT The monsoon climate is significant 01 季风气候显著 The types of climate are diverse 02 气候类型多样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complex 03 影响因素复杂 气候类型多样 The types of climate are diverse 贰 根据气温的空间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出5个温度带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区 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冻土广泛发育,是独特的高寒区 青藏高原区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冻土广泛发育 思考:读图,说说各温度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热带 Tropic 海南全省和滇、粤、台三省南部 亚热带 Subtropics 秦岭一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暖温带 Warm-temperate zone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及南疆 中温带 Middle-temperate zone 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及北疆 寒温带 Cold-temperate zone 黑龙江省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 青藏高原区 Qinghai-Tibet Plateau area 主要包括我国青海和西藏两省区 竺可桢(1890-1974) 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 一生致力于中国气候、物候学、气候变迁等研究。 他根据我国冬季寒凉、夏季暖热的季风气候特点,划定了我国亚热带的北界和南界。 对比探究:中国温度带划分图与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找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它与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哪条等温线较为重合? 秦 岭 淮 河 0℃ 思与学:如何正确理解“橘逾淮为枳”? 成语“橘生淮南”出自《晏子春秋》:“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难道淮南的橘到了淮北真的会变成枳吗? 其实,“橘逾淮为枳”是一个误解。橘和枳是相似而不同的两种植物。 橘是常绿乔木,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枳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地在暖温带地区。 淮河恰好处在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气候分界线上。由于淮南、淮北的气温条件不同,分别生长着“橘”和“枳”,而不是“橘”到淮北就变成了“枳”。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 > 蒸发量,气候湿润 年降水量 < 蒸发量,气候干燥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根据干湿程度的空间差异,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湿润、半湿润区: 年降水量>蒸发量,分布在我国东南部 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 年降水量<蒸发量,分布在我国西北部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对比探究: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与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找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它与右图的哪条年等降水量线较为重合? 800mm 以上分界线与哪些地理事物是重合的? 淮 河 秦 岭 湿润区 Humid area 年降水量:一般在 800 毫米以上 干湿状况:降水量 > 蒸发量 植被:森林 思考:为什么东北地区降水量不足800毫米的地区也有湿润区? 东北部降水量虽不足800毫米,但其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属于湿润区 对比探究: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与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找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它与右图的哪条年等降水量线较为重合? 400mm 半湿润区 Semi-Humid region 年降水量:400~800 毫米 干湿状况:降水量 > 蒸发量 植被:以森林为主 对比探究: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与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找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