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9860

【2025新】2.3.2 河流与湖泊(课件+教学设计)--初中地理人教版八上

日期:2025-11-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1928416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设计,人教,地理,初中,2025,课件
    【课件说明】 河流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因此前面两节的内容作为本节的现行知识,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知识基础。我国疆域辽阔,河湖众多,本节内容分为“河湖众多,区域差异显著”“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和“我国第二长河———黄河”。 本课件顺应教材结构,在了解我国河流整体概况的基础上,再着重讲解长江和黄河这两条我国南北方重要的“母亲河”,内容选择做到点面结合。同时,本课件始终贯穿探究河流与人类的关系,在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基础上,重点突出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利弊两个方面,这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也培养对不利条件的忧患意识。 2.3.2 河流与湖泊 【教学目标】 1、读图说出长江的源头、注入海洋、干流流经省区和地形区等概况,归纳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2、通过地图和资料,了解长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探究长江的治理方案; 3、通过描述长江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防治问题,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重点】   1、长江概况和长江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 2、长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 3、长江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防治问题。 【难点】 1、长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 2、长江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防治问题。 【课时内容】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长江概况视频,引导学生直观感受长江的概况和重要性。随后展示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河流概况、开发利用以及治理保护,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程的知识框架。再展示长江知识要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7,完成相应的填空。 一、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展示图2.23,在图中指出长江的发源地和注入地:唐古拉山脉及东海。随后并在图中描绘出长江干流,并描述其形状为“V+W”。 (一)“中国第一大河” 1、长度:分别展示世界和中国前五长河数据排序,可得知长江6300千米的长度,为世界第三长河,并为我国第一长河。 2、流域面积: (1)展示长江与我国主要河流的流域面积的数据,可得知长江拥有我国最广的流域面积。 (2)展示中国九大流域片区,可直观看出长江180万平方千米的流域面积,约占我国陆地的1/5。 (3)展示图2.23,提问:找出长江有哪些支流?流经了哪些湖泊?引导学生在图中指出长江主要的支流,理解长江支流众多的内涵。 3、年径流量: (1)展示长江与我国主要河流的年径流量的数据,可得知长江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约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1/3。 (2)展示图2.8,在图中绘制出长江的干支流,对比可知,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都>800mm,降水充沛。 4、展示我国主要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和年径流量的数据表格,小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 (二)长江的开发利用 1、展示图2.23,引导学生在学生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宜昌和湖口。随后再找出长江流经的11个省级行政区。再找出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并结合图2.24,感知长江不同河段的海拔差异。 2、展示图2.23、图2.24和长江景观图,探究:结合长江干流地形剖面图和景观图,分析各河段水文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上游地势落差大,流速快;中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多支流、湖泊;地势更低平,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3、展示图2.24,思考:结合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在不同河段分别应怎样开发利用?全河段均可灌溉,但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而下游适合发展航运。随后简要认识长江的水能资源蕴藏量,以及我国水能的梯级开发,构建“清洁能源走廊”。 4、长江的开发利用: (1)上游:展示图2.23,在图中点明长江上游的重要水电站,并简要介绍三峡水利枢纽———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2)中下游:展示图2.25,简要介绍长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