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建设 一、选择题 1.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成功从来不会是“单足跳”,而必定是步调协同的“集体舞”。对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而言,这里的“集体舞”指的是( ) ①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②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③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④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内容之一,②④与题意无关。 2.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之一,就是新当选的国家机构领导人进行宪法宣誓。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 ) A.完善了法律实施机制 B.坚持了宪法法律至上 C.发挥了法治的主要功能 D.确保了国家权力的落实 答案:B 解析:完善法律实施机制,要求制定的法律得到有效的实施,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能;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A不符合题意。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C不符合题意。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的运行,D不符合题意。 3.2025年4月8日,某法院举行新任命人员宪法宣誓仪式。宣誓仪式上,全体人员起立奏唱国歌。在党组成员、副院长的领誓下,新任命人员右手举拳,面向国旗庄严宣誓,铮铮誓言,字字铿锵,表达了对宪法的尊崇、对法治的信仰和对人民的承诺。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旨在( ) ①培养领导干部对宪法的忠诚 ②捍卫宪法根本法的核心地位 ③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④强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宪法宣誓仪式主要是强化工作人员对宪法的尊崇等,有利于捍卫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但这不是举行宪法宣誓仪式的目的,②与题意不符。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旨在培养领导干部对宪法的忠诚,而不是单纯的为了维护宪法尊严,并且保证宪法实施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宪法宣誓仪式难以“保证宪法实施”的目的,③错误。 4.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良法善治是现代法治的基本标准和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以良法保障善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良法是法治的前提,善治是法治的目标,法治应当是良法与善治的有机结合。关于良法善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 ②制定良法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公民的立法权 ③善治要把制定良好的法律付诸实施,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 ④良法与善治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二者缺一不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公民可以参与立法,但没有立法权,②错误。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善治是良法的目标,两者不是互为前提的,④错误。 5.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建设法治国家( ) ①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②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③要完善法律实施机制,为其提供制度前提 ④最需要有得到民众认同的完备的法律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建设法治国家,要完善法律实施机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