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0620

天津市蓟州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调查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46311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天津市,质量,答案,试卷,语文,调查
    2025-2026学年度第…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调查高一语文答案 1.D第空,薪火相传:前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 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也比喻种族、文化等代代相传。口耳相传: 以口说耳听的方式传授。语境强调“中华文化”的代代相传,故选用“薪火相传”更 恰当。第二空,风靡一时:形容某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 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祝。语 境说的是《典籍里的中国》在“播出时”备受欢迎的情况,故选用“风靡-时”更拾 当。第三空,卷帙浩繁:形容书籍或篇章多而纷繁。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 的景象(多指文物等)。从与“典籍”的搭配来看,选用“卷帙浩繁”更恰当。第四空,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春风化雨: 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语境强调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等受民族文化 熏陶而不知不觉地起变化,故选用“潜移默化”更恰当。 2.C画横线的句子共有三处语病:一是“围绕中华典籍中的名篇为中心”句式杂糅, 将“围绕…”与“以…为中心”两种句式糅合在了一起,可以修改为“围绕中华 典籍中的名篇”或“以中华典籍中的名篇为中心”;二是搭配不当,“塑造”与“故事 讲述场”不搭配,可以将“塑造”改为“营造”;三是“其成功的关键是…造成的” 句式杂糅,且中途易辙,可以改为“使传统典籍更加可亲可感,是其成功的关键”。A 项仍存在句式杂糅的语病,且改变了原意,B项仍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D项仍存在搭 配不当、句式杂糅和中途易撤的语病,只有C项完全修改正确,选C。 3.A根据前文“伏生护《书》”可知,“生逢乱世”“历经大起大落”是为“一生舍命守 护《书》”做的铺垫,所以“生逢乱世”“历经大起大落”应放在前面;因“生逢乱世” 强调的是伏生所处的社会背景,“历经大起大落”说的是伏生的坎坷遭际,所以“生逢 乱世”应放在“历经大起大落”之前。又因“一生舍命守护《书》”的目的是传于后世, 所以“一生舍命守护《书》”和“终将其传于天下”衔接更紧密。综合上述分析,选A。 4.D,解析A.荫庇(yin bi) B.木讷(m心nè) C.吸吮(xishǔn) 5.D 解析:D项,“震憾”应为“震撼”,“憾”常表内心遗憾,“撼”指摇动,符合“震撼” 的语义;“松驰”应为“松弛”;“再接再励”应为“再接再厉”。 6.C应为”十七八岁” 7.D《短歌行》为古体诗 8.A(会:拾逢,正赶上) 9.D(A项,第个“之”是补充音节,第二个“之”是主谓间取独。B项,第一个 “乃”是连词,翻译为于是、就;第二个“乃”是表限制,翻译为才。C项,第一个“以” 翻译为因为,第二个“以”等于“而”,表承接。D项,两个“其”都是人称代词) 10.D“不自意全”是自己也不曾奢想可以性命保全,译文有误。枚选D。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调查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第I卷(33分) 一 、(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中 华儿女以典籍为媒, 、接续前行。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活在图书馆、学者 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 对典籍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它播出时广受欢迎, 。围 绕中华典籍中的名篇为中心,以对话塑造“故事讲述场”,其成功的关键是使传统典籍更加可亲可感造成的。 “宋应星”与“袁隆平”跨越百年握手,当代读书人与“司马迁” 跨越千年对话……节目的创新演绎,为我们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 大门。孔子编《书》,伏生护《书》,晁错学《书》,令人难忘。其中,(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