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学习目标 知识网络 1. 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2. 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3. 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就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点( ) (2) 酸碱中和滴定时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水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 ) (3) 用紫色石蕊试液作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指示剂 ( ) (4) 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和锥形瓶都必须用待测液润洗 ( ) (5) 用0.025 00 mol/L标准HCl溶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滴定时,在晃动锥形瓶的过程中不小心将锥形瓶中的液体洒出,则待测液的浓度偏低( ) (6)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加液体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 ) (7)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2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所得盐酸的体积为30.00 mL( ) 强酸、强碱中和滴定 1. 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作酸碱中和滴定。 2. 原理:c(待测)= 3. 关键 (1) 准确测定待测溶液的体积。 (2)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准确判断滴定的终点。 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及滴定前的准备(以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HCl溶液为例) 1. 主要仪器:滴定管分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酸性溶液装在酸式滴定管中,碱性溶液装在碱式滴定管中。除用蒸馏水洗净外,使用前还必须用待装的溶液润洗。 2. 试剂:标准NaOH溶液、待测HCl溶液、酚酞。 3.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排气方法: 4. 滴定前准备 锥形瓶:洗涤→装待测HCl溶液→记录体积→滴加酚酞。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过程 1. 滴定过程 2. 终点判断: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30 s内不改变,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体积,重复上述操作2~3次。 注意:中和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所得到的溶液,不一定显中性。 3. 数据处理:求出消耗NaOH溶液的平均值(若三次滴定分别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2 mL、19.98 mL、23.00 mL,23.00 mL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时,应舍去),根据原理进行计算。 酸碱中和滴定pH曲线分析与滴定终点的判断 1. 酸碱中和滴定pH曲线分析 室温下,以0.1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为0.1 mol/L盐酸为例。 (1)开始时加入的碱对pH的影响较小。 (2)当接近滴定终点时,很少量(0.04 mL,约一滴)碱即可引起pH的突变,导致指示剂变色,即反应完全,达到滴定终点。 (3)滴定终点后,加入的碱对pH的影响较小。 2. 滴定终点的判断(以上图为例) 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 常见的强酸、强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以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HCl溶液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如下表。 判断依据:c(待测)= 步骤 操作 V(标准) c(待测) 洗涤 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____ ____ 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____ ____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____ ____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____ ____ 取液 放出酸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____ ____ 滴定 碱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____ ____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____ ____ 部分碱液滴出锥形瓶外 ____ ____ 读数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 ____ ____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 ____ ____ 类型1 实验仪器或实验用品精确度的判断 (2025·揭阳期末)酸碱中和滴定中常用以下仪器,其中为碱式滴定管的是( ) A. B. C. D. 下列叙述或数据正确的是( ) A.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B. 用量筒量取5.00 mL 1.00 mol/L盐酸 C. 用天平称取5.6 g NaCl固体 D. 用25 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