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248

8.1.2 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 教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157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8.1.2,我国,人口,警钟,长鸣,教案
  • cover
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及其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如: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的沉重的压力。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了解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②过程与方法:在小组讨论和辩论赛的活动中,培养大胆展示自己,与人合作,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解社会问题,关注社会问题,树立人口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认识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难点: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 教法与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的年龄特点,适当设计研制教学所必须的图表,搜集教学图片及适量运用电化教学投影片等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教学质量。采用集体合作讨论法中的小组辩论与个人阐述相结合。 2、论辩式教学。学生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组辩论,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同意见、根据和理由,然后提出来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使问题解决。 3、在“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4—6人的若干个小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并组织进行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设立一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集体讨论,老师负责整理、分析、评价。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与教的流程 导入新课: 设计思想: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人口警钟须长鸣。 从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拥挤的人流)入手,通俗易懂。再引出我国的人口总数,通过观看视频,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问】先请大家观察几幅图片。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人多、人山人海) 有谁知道中国目前有多少人口呢?(答:13亿人口)那么13亿人口日又是哪一天呢?请大家观赏一个短片! 【观赏】视频片段:《中国第十三亿个公民的诞生》。 【叙述】13亿人口日是哪一天呢?(2005年1月6日)北京的那个小男孩真是非常的幸运,成为我国第十三亿个公民。然而这个小男孩的哭声却给我国人口问题敲响了警钟!13亿人口的大国是怎样产生的呢?请大家来仔细分析。我们进入本堂课的第一环节,“求知篇 透视人口国情”。 一、求知篇 透视人口国情(基础教学): 设计思想:本课教学分三个环节进行:一、求知篇 透视人口国情;二、体验篇 人口警钟长鸣;三、实践篇 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避免了课堂的枯燥、乏味,把“知识教学”与“活动开展”结合起来,体现了新课改的“多维互动”。“人口数量大”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一大特点,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人口素质不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两个内容,学生容易理解,通过直观的图片和数据揭示出来就可以了,至于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和对策,在“体验篇”环节再展开。 1、“人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