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2576

第三章 章复习 单元大概念(课件 学案)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11-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5997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化学
    章复习 单元大概念 电离常数的应用 1. 判断一元弱酸(或一元弱碱)的相对强弱:常温下,Ka(HF)>Ka(HClO);则相同浓度时,酸性:HF>HClO。 2. 判断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的相对强弱: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是分步电离的。可以通过比较弱酸的Ka1大小来比较它们电离程度的大小,也可比较酸性的强弱。酸性:H2C2O4>H3PO4>CH3COOH>H2CO3。 3. 根据强酸制弱酸,判断酸与盐的反应能否发生,如已知Ka1(H2C2O4)>Ka(CH3COOH)>Ka2(H2C2O4),故反应CH3COONa+H2C2O4===NaHC2O4+CH3COOH能发生。 4. 根据Ka求解Kh,Kh=。 例 已知25 ℃时,Ka(CH3COOH)=1.75×10-5,Ka1(H2CO3)=4.5×10-7,Ka2(H2CO3)=4.7×10-11。 ①CH3COONa:Kh(CH3COO-)==≈5.7×10-10; ②Na2CO3:Kh(CO)==≈2.1×10-4; ③NaHCO3:Kh(HCO)==≈2.2×10-8。 5. 比较常温下酸式盐(如NaHCO3)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详见第18课时P73。 例 若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中的c(CH3COOH)=c(CH3COO-),则由Ka==1.75×10-5推知,c(H+)=1.75×10-5 mol/L,此时溶液呈酸性,以CH3COOH的电离为主。 弱酸的分布系数图 1. 分布系数图 指以pH为横坐标,分布系数(即组分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分数)为纵坐标,分布系数与溶液pH之间的关系曲线。 2. 利用分布系数图可求出Ka (1)弱酸分布系数图 举例 一元酸(以CH3COOH为例) 二元酸(以H2C2O4为例) 三元酸(以H3PO4为例) 弱电解质分布系数图 交点可用于判断:Ka=c(H+)=10-4.76 交点可用于判断:Ka1=c(H+)=10-1.2Ka2=c(H+)=10-4.2 交点可用于判断:Ka1=c(H+)=10-2Ka2=c(H+)=10-7.1Ka3=c(H+)=10-12.2 pH变大的实质 横坐标从左往右,pH逐渐变大的实质是向酸中逐渐加碱中和的过程。所以起点含量最高的物质主要存在形式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然后是酸中H+逐个被消耗的过程 δn δ0为CH3COOH、δ1为CH3COO- δ0为H2C2O4、δ1为HC2O、δ2为C2O δ0为H3PO4、δ1为H2PO、δ2为HPO、δ3为PO 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pH由0到6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H3COOH+OH-===CH3COO-+H2O pH由0到3的离子方程式:H2C2O4+OH-===HC2O+H2O;pH由3到6的离子方程式:HC2O+OH-===C2O+H2O pH由0到4的离子方程式:H3PO4+OH-===H2PO+H2O; pH由5到10的离子方程式:H2PO+OH-===HPO+H2O; pH由11到14的离子方程式:HPO+OH-===PO+H2O (2)分布曲线的分析方法 例 H2A为二元弱酸。20 ℃时,配制一组c(H2A)+c(HA-)+c(A2-)=0.100 mol/LH2A和NaOH的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原点到Q点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H2A+OH-===HA-+H2OQ点后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HA-+OH-===A2-+H2O 特别说明:(1) M点:c(H2A)=c(HA-)≠0.050 mol/LM点之前:c(H2A)>c(HA-)>c(A2-)(2) N点:c(HA-)=c(A2-)≠0.050 mol/LN点之后:c(H2A)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