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2897

第1课 第2课时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学案 含解析) 高中思想政治部编版必修3

日期:2025-11-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2次 大小:3911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起来,必修,编版,政治部,思想,高中
    第2课时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1.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3.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知识点一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1.新中国成立的政治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 。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背景 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内容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标志 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 在我国确立 意义 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 的社会变革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成就 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②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③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社会主义改造前 社会主义改造后 经济成分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 阶级状况 存在着经济剥削和剥削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转化为普通劳动者 主要矛盾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心任务 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知识点二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1.改革开放的开端和目的 开端 1978年12月,党的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目的 ①进一步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 ,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改革开放的意义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 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2)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说法正确吗? 知识点三 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1.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 (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 。 (2)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 意味着 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