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3775

2025-2026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31921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2026,试卷,答案,PDF,地理,学年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中段测试七年级地理试卷 (60 分钟完成,全卷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我国航天技术发展迅速。随着太空探索的深入,我们对太阳系认识也更全面,未来还将开展载 人登月任务。航天员在执行航天任务时需面对太空环境的挑战,如月球大气稀薄,重力是地球的 1/6。 图 1示意我国空间站及太阳系。据此完成 1-4 小题。 图 1 1.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可以看到( ) A.陆地和海洋 B.赤道与两极 C.倾斜的地轴 D.本初子午线 2.航天员在进行太空探索的时候,需要克服的困难包括( ) A.大风、地震 B.地震、失重 C.地震、缺氧 D.缺氧、失重 3.通过太空探索,我们认识到( ) A.金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月球的自然环境与地球较相似 C.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 D.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4.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是因为( ) ①有适宜的气温 ②有液态水的存在 ③有大气层起保护作用 ④是太阳系体积最大的行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图 2 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5-7 题。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 ②天圆地方 ③月食现象 ④地球卫星图片 图 2 七年级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7 页 5.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② 6.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不规则球体 B.椭圆形 C.正球体 D.圆形 7.人类最终确认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主要得益于( ) A.农耕文明的进步 B.人类想象的提升 C.地球环境的变化 D.科学技术的发展 尼莫点,是地球表面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与最近的陆地复活节岛相距约 2688 千米,其所 处海域的人类活动及其他生物踪迹稀少。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已有大量的人造失效航天器残骸 坠落并埋葬在尼莫点周边海域,成为了航天器的“墓地”。图 3为“尼莫点地理位置示意图”,据 此完成 8-10 小题。 E W E N W 太 S 平 E S 洋 W 印 S 度 洋 E W 大西洋 E W 图 3 8.尼莫点所在位置最接近的经纬度是( ) A.(50°N,120°W) B.(50°S,120°W) C.(50°N,120°E) D.(50°S,120°E) 9.图中与尼莫点最近的陆地位于其( ) A.正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东方向 D.西北方向 10.尼莫点周边海域成为航天器“墓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位于印度洋深处②远离人类活动区域③对海上交通影响小④对生物环境影响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星球。下图为同学们在地理课上制作的地球家园介绍卡。 读图 4,据此完成 11-13 题。 七年级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7 页 图 4 11.介绍卡中可以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 ①形状:球体 ②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1% ③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④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地球运动的方式有自转和公转,运动特点是( ) A.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 B.运动方向都是自东向西 C.运动的周期都为一天 D.围绕着地轴不停地公转 13.关于地球公转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B.大雾弥漫,舟车难行 C.昼夜更替,产生时差 D.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在暗室里,把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自西向东拨动地 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如图 5。据此完成 14-15 小题。 图 5 14.该实验能够直观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的交替 B.四季的变化 C.五带的划分 D.昼夜长短的变化 15.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半圈,观察图上 P 点将( ) A.一直在白天 B.一直在黑夜 C.由黑夜进入白天 D.由白天进入黑夜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