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5674

3.7 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2819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计量,时间,我们,生活,教学设计
  • cover
课 题 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学生能说出日晷、水钟、摆钟、手表等计时工具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了解其演变过程。 学生能理解精确计时在航天、体育、交通等领域的重要性,如保障安全、公平和秩序。 科学思维 学生能通过比较不同计时工具的准确性、方便程度等,培养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学生能结合火箭发射、赛跑等实例,推理精确计时对生活的影响,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探究实践 学生能参与“计时工具的比较”活动,完成表格填写,锻炼观察和记录能力。 学生能调查并分享精确计时的事例(如时刻表),培养信息收集和表达技能。 态度责任 学生能认识到时间的价值,养成守时、珍惜时间的习惯。 学生能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形成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计时工具的演变历程及其比较(如日晷、水钟到现代钟表)。 精确计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如航天、体育、交通)。 教学难点: 理解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如石英晶体的振动规律和原子钟的高精度概念。 教具学具 小组:资料卡 教师: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一) 情境导入:挑战“一分钟”(约5分钟) 1.活动:教师提出挑战:“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当你感觉正好过去一分钟时,就睁开眼睛并坐下。老师会用秒表秘密计时。” 2.体验与分享:学生活动后,教师公布实际时间。 提问:“为什么大家感受到的‘一分钟’有快有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必须严格精确到秒的?” 聚焦课题:学生分享(如火箭发射、赛跑、红绿灯等)。 (预设:我们发现计量时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小结:我们的感觉不靠谱,人类一直在寻找更精确的计时方法。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用游戏化情境瞬间吸引学生,让其亲身感受精确计时的必要性,自然引出课题,激发探究欲望。) (二) 探索演进:追溯计时工具的发展史(约15分钟) 1.任务驱动:出示探索活动1的表格(日晷、水钟、摆钟、手表)。提问:“这些工具分别利用了物体运动的什么规律来计时?” (预设:学生思考,并初步提出自己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得到的结论或想法) 小组合作: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教材图片和已有知识,讨论并填写表格(工具名称、利用的原理、优点、缺点)。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结合资料进行书写。 资料卡: 时间基准 1.日晷仪也称日晷,它的晷面由优质石材制成,表面有时间刻度;它的晷针一般由铜制成。日晷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来计时,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平均误差的范围达到1天误差30分钟左右。 2.我国古代对水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水钟的主要材料是水和盛水容器,盛水容器可以是木材、青铜或者是陶瓷器等。最著名的例子是北宋初年(大约公元1088年)苏颂设计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学家苏颂按照宋朝英宗皇帝的诏令进行设计并于公元1090年建成的“水运仪象台”堪称中古时代中国时钟的登峰造极之作。它能达到的最佳准确度是1天误差1分钟左右。 3.机械摆钟是用摆的等时性计时的工具,由钟面和钟摆两部分组成,机械摆钟的钟面一般是有刻度的金属,钟摆由重物和游丝制成,机械摆钟内还有一些齿轮传动装置,将摆的摆动转化为指针的转动。摆钟的误差一般可以达到1天仅误差20秒。 4.石英钟和石英手表主要材料是石英晶体。石英手表计时时,石英晶体受到电池电力影响时,和音叉一样会产生有规律的振动。每个振动都保持严格的相同时间,所以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地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1秒。 5.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原子钟,一般2000万年误差1秒;2022年原子钟的精度可以达到每3000亿年才误差1秒。 4.汇报与梳理:小组汇报,教师引导总结规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