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学情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试题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大米酿酒 B.牛奶变酸 C.钢铁生锈 D.锅炉爆炸 2.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和维生素E,其中“钙、钾”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3.海水中含有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表示镁离子的是( ) A.Mg2+ B.mg2+ C.mg2 D.2Mg+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b”指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5.篮球打气后,会迅速鼓起来。对此现象从微观角度描述,正确的是( ) A.篮球内的气体分子数目变多了 B.篮球内的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篮球内的气体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篮球内的气体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6.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使用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 B.加入固体粉末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7.元素镤(pú)在提高核燃料利用率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镤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镤的元素符号为pa C.镤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1 D.镤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1.0g 8.如图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B.镁原子的中子数为12 C.镁原子有3个电子层 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9.某些香味文具含有有害的甲醛,其化学式为,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C.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一个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0.将a、b、c、d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1.2 9.6 1.0 0 反应后质量 (g) 4.0 m 1.0 3.2 A.b一定是化合物 B.表格中 m=3.6 C.c可能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空1分,共40分) 11.(10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请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实验室制氧气 导管口冒出气泡,水槽里的水变成浅紫色 该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槽中的水变色的原因是 。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小于瓶中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分析可能的一条原因 (3)燃烧条件的验证 a处白磷燃烧 b处红磷不燃烧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 (填“低”或“高”) a处白磷燃烧, 燃烧需要氧气 (4)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加热铜粉前电子天平示数为106.23g,加热铜粉并冷却装置后再次称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情况: 。 若装置漏气, 则电子天平的示数 106.23g。(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证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木炭红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该实验不能证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理由是 (6)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浸有酚酞的纱布条变红, (填“ab”或“bc”) 段先变红。 结论: 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1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过氧化氢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双氧水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也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造纸、军工、电子、航天、医药、建筑及环境保护等行业。通常情况下,双氧水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光照、二氧化锰、某些金属离子等均能加快其分解速率。 高浓度双氧水溶液对杂质特别敏感,如pH值、温度、光、少量金属离子(如Cu2+等),都能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