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东高级中学2025级高一阶段性测试试题 物 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智学号)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 0.5mm 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1小题,每小题4分,共 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物理学的研究中提出一些物理学思想方法,如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物体看作质点,采用了理想化模型法 B.在研究重心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C.在利用光电门测速中,采用了极限思想法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数学推理,如果,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符合 ②合理外推,当倾角等于时,斜面运动变为自由落体运动 ③实验验证: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符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猜想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即 A.④③①②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3.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恒定,若在2s内速率从4m/s变为2m/s,则其加速度大小是( ) A.一定是1m/s2 B.一定是3m/s2 C.可能是3m/s2 D.可能是2m/s2 4.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国家地理频道》实验证实:四个水球就足够!如图,四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以速度v射入第一个水球,且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整个过程水球均保持固定不动,子弹恰好能穿出第四个水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B.子弹从第二个水球穿出时速度为0.5v C.根据题干信息可以求出子弹在穿越水球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D.子弹从第三个水球穿出时的速度与穿越四个水球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v2,则列车在其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 ) A. B. C. D. 6.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位置总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弹力作用的两物体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C.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成正比 7.如图,a、b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200N/m,原长分别为6cm、4cm,在下端挂一重物G,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时,平衡时 A.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4N,b下端受的拉力为6N B.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10N,b下端受的拉力为10N C.弹簧a的长度变为7cm,b的长度变为4.5cm D.弹簧a的长度变为6.4cm,b的长度变为4.3cm 8.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同时运动,甲图是A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乙图是B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A、B两物体相遇一次 B.运动过程中,A、B两物体相遇两次 C.A、B两物体最远距离是20m D.6秒内,A物体的平均速度是B物体的平均速度的两倍 9.甲图中小明用60N的水平力推木箱,没推动,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1;乙图中小明用100N的水平力恰好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2;丙图中小明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3.已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300N,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3,则F1、F2、F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