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8501

【情境课堂】9.2 提高防护能力 课件(共26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11-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0次 大小:1347084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情境,课堂,提高,防护,能力,课件
    (课件网)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道法情境课堂课件含视频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9.2 提高防护能力 目 录 2 3 4 1 6 核心素养目标 新知学习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 5 7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随堂练习 新课导入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自然灾害、突发的危险事件。 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时,应该怎么做呢? 暴雨 地震 拥挤的人群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70-P72,思考以下问题,时间5分钟。 1.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2.怎样提高防护能力?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目标 责任意识: 1.理解增强防护能力,不仅有助于我们保护自己的生命,还可以让我们有能力为他人提供帮助,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 2.掌握提升防护能力的方法,增强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乃至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提升保护生命的能力。 视频:地震来了怎么办? 视频时长:1分48秒 同学们,地震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地震发生时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情境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掌握这些避险的知识呢?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条隧道的出口堵了上百辆车。车主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当雨水开始灌进隧道时,堵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识到了危险。他知道当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人会被困在车里,有生命危险。雨水如瀑布般灌进隧道,他不停拍打车门劝人们弃车逃生。许多人因为小侯的及时提醒而避免了一场灾难。 情境思考:小侯的做法带给你哪些启示?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某地发生5.9级地震,小洋迅速躲到墙角,等到安全后才逃出房间。小洋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应急演练,他知道当地震来临时,如果不能立刻撤离到安全空旷区域,可就近寻找合适的躲避位置,如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并蹲下保护头部,防止被楼板、墙体砸伤。在这次地震中,小洋就是根据演练中学到的方法来避险的。 情境思考: 小洋的事例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 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 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 视频:泥石流的产生与应对方法 视频时长:2分09秒 平时可在家准备应急包,可放入药品、食品、手电筒、哨子等,并将其放在固定位置,以备不时之需。 一份应急包,关键时刻解大忧 除了自然灾害,还有些人为事故我们也要多加注意。 视频:韩国梨泰院万圣节踩踏事件 视频时长:1分56秒 情境思考: 1.请你说说这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生活中遇到此类事件你会怎么做? 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 ①上下楼梯、台阶时抓牢扶手;不凑热闹,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停留;不随意喊叫,不搞恶作剧不制造恐慌气氛。 ②发现人群蜂拥而至时,应马上避让到一旁,靠墙或抓住牢固的物 体等待人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 ③若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要展开自我救助:先稳住双脚,保持平衡,用只手紧握一只手的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 ④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绊倒,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一旦摔倒无法站起应尽量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护颈,手臂护头,双膝蜷缩至胸前,护住胸腔和腹腔。 暑假小明和朋友一起去湖边游泳,朋友不慎溺水,小明用树枝将他拉上来,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