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8771

【同步解读】3.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2025-2026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学案 含解析)

日期:2025-11-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5次 大小:504265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学案,科学,上册,八年级,教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三章 电路探秘 3.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和单位,理解其揭示了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I、U、R的关系,并能正确连接电路与使用电表。 会运用公式I=U/R及其变形进行简单计算。 能应用欧姆定律分析解释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等实际问题。 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并理解其原理。 培养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用电意识。 知识点一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实验电路: 此实验中应保持电路中电阻R不变,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观察流过电阻R的电流的变化 (1)按电路图将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连接前,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最大阻值处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和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将实验数据通过图像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图像分析可知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 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注意】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时,所得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因此不能求平均值,只能说正常发光时灯泡电阻为多少。 知识点二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实验电路: 此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阻R的阻值,观察流过电阻R的电流的变化 (1)按实验电路图将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连接电路前,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连入电路最大阻值处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测出各电阻对应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和电阻有关,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将实验数据通过图像的形式表示出来,如图所示通过图像分析可知电流的大小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成反比 知识点三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1.1827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其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 3、数学表达式I=U/R。变形公式:U=IR R=U/I。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③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④R=U/I是电阻的计算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计算出大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U和电流I等因素无关。 知识点四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1、伏安法测电阻:根据欧姆定律I=U/R,可推导出R=U/I,用电压表测出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即可计算得出被测导体的电阻,这种测量方法叫伏安法。 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需测三组数据,可以通过接入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从而改变被测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根据实验测得的值求出几组导体的电阻,求它们的平均值,即R=(R1+R2+R3)/3 ①按实验电路图将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②实验前,开关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处于阻值最大位置。 ③检查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和正负接线柱是否正确。 ④闭合开关,得到一组电流、电压值,填入表中。 ⑤移动滑片P,再得到两组电流、电压值,填入表中。 ⑥断开开关,整理仪器 知识点五 电路分析与应用--串联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