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B. 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 C. 开发新能源 D. 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剪裁纸张 B. 冰雪融化 C. 打碎玻璃 D. 蜡烛燃烧 3.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是( ) A. B. C. D. 4.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一致的是( ) A. 氦(He) B. 锰(Me) C. 钠(Ng) D. 钙(Ka) 5.18世纪70年代,拉瓦锡通过定量实验证明了空气是混合物,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气体是( ) A. N2 B. O2 C. CO2 D. H2O 6.不能用来判断干燥的碳酸氢铵发生化学变化依据的是( ) A. 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B. 将产生的气体通往石灰水水变浑浊 C.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固体向下滑动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石蜡 B. 氯化钾 C. 汽水 D. 蔗糖溶液 8.生活用品可以代替一些化学仪器。本实验利用了塑料瓶、注射器、吸管等进行实验,在该实验中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塑料瓶相当于锥形瓶 B. 吸管相当于导管 C. 注射器相当于长颈漏斗 D. 该装置可控制反应速率 9.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B. 铁丝生了锈 C. 铁丝的温度不够 D. 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水或细沙 10.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在医疗麻醉和食品防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该成分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11.小明做完化学实验,发现有部分药品剩余,他对剩余药品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 倒回原瓶 B. 倒入指定的容器里 C. 随意丢弃 D. 倒入废液缸中 12.“物质性质决定用———是化学观念之一。下列关于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铜丝具有导电性,用于电线 B.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用于霓虹灯 C. 酒精具有挥发性,用于物理退热 D. 氧气有助燃性,液氧可作火箭发射燃料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A.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 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D. 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14.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试剂、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铜和铁(观察颜色) B. 水与酒精(闻气味) C. 二氧化碳与氮气(观察颜色) D. 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15.“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能经受住飞机爆炸解体、剧烈燃烧、入水浸泡等的破坏。选择制作黑匣子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 ) A. 耐高温 B. 耐腐蚀 C. 熔点高 D. 必须是黑色 1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 B. 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C. 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性质相对稳定,但也有很多用途 17.氧气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整理(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Y可分别表示石蜡、四氧化三铁 B.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C. 反应④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氧化硫 D. 由图可知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 18.下列各项为小明同学记录的物质燃烧现象,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 B. 木炭在氧气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