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6学年度(上)沈阳市五校协作体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答案】B 【解析】1920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提出构造原理,A项错误;基态Si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未成对电子数 为2,B项正确:铜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C项错误:1869年,门捷列夫制作了历史上第一张元素周期 表,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Na的结构示意图为4) ,A项错误: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四四1日,B项错误:基 1s 2s 2p 态铍原子的最高能级为2s,其电子云轮廓图为。 v,C项错误;NaHC03溶液中,HC0;存在电离平衡:HC0,+ H,0一H,0+C0},D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符合条件的有:H、Li、Na、K,共4种元素,B项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将NH,NO3溶于水后密封制成降温袋是因为NHNO,溶解吸收热量,与NH4NO,在水中能完全电离无关 联,B项符合题意。 5.【答案】A 【解析】pH=2的HA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102mol·L,稀释1000倍后为105mol·L,即pH=5,说明HA是 强电解质,A项符合题意;测得0.1mol·L1HA溶液的c(H)=104mol·L1,说明HA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 B项不符合题意;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和HA溶液做导电实验,HA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的弱,表明HA没有完全电 离,说明HA为弱酸,C项不符合题意;1LpH=3的HA溶液与足量锌粉反应,最终产生0.1gH,(0.05ol),说 明反应过程中,有HA分子电离出H,说明HA为弱酸,D项不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107mol·L,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溶液中含大量H 或OH,HC0与H、OH均会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不符合题意: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应为酸性,C0、S2与 H均会反应且CI0会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项不符合题意;NO、S0、Na相互不反应,也 不会与氯水中的微粒反应,能大量共存,C项符合题意;MO:为紫红色,与无色条件矛盾,D项不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以判断滴定终点,A项符合题意;测定醋酸溶液pH时,若用 湿润的pH试纸,会稀释溶液导致pH测定不准确,B项不符合题意;挥发出的HCl也会进入烧杯中与Na,SiO,反 应,无法比较H,C0,与H2SiO3的酸性大小,C项不符合题意;碱式滴定管排气泡需将尖嘴向上弯曲,挤压玻璃珠 使溶液喷出带出气泡,D项不符合题意。 8.【答案】D 【解析】Na2C03会促进水的电离,25℃时,1LpH=9的Na2C0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总数为10NA,A项错 误;2molN0与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原子数等于6N,B项错误;Fe3*会水解,C项错误;pH=3的 醋酸溶液中,c(H)=103mol·L',则100mLpH=3的醋酸溶液中,H数目为104VA,D项正确。 东北·高二化学第1页(共4页)绝密★启用前 25一26学年度(上)沈阳市五校协作体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化学试卷 试卷共8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查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Fe一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25年,洪特提出了构造原理 B.青花瓷精美绝伦,陶瓷为硅酸盐材料,基态Si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2 C.青铜器的铜锈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青铜中的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 D.1811年,阿伏加德罗制作了历史上第一张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