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 B 2. C 3. D 4. B 5. A 6. A 7. C 8. B 9. C 10. C 11. B 12. D 13. B 14. D 15.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10 分) 角度 1:能够结合材料,说明要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3 分) 观点 1: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 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现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角度 2 能够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必须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4 分) 观点 2:深度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做强第二个“1”。 论证: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应用场景和载体,企业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 要主体。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 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搭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 角度 3:深度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3 分) 观点 3:打通堵点,连接断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论证:要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搭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平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和服 务保障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7.(14 分) (1)完善市场基础制度,消除地方壁垒,促进公平竞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3 分)规范政府执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法治化 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3 分) (2)统一执法基准,提升执法人员精准适用基准的能力,健全监督机制,推进政务公开, 确保严格执法、规范执法;(4 分)制度设计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既要统一标准保证公平公 正执法,又要避免过于僵化的标准影响行政效率;(2 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大限度维护 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分) 18.(8 分)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2 分)。“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倡导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符合科学研究规律; 心系祖国、不图虚名,把献身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4 分)只有把爱国之情、 报国之志投入科研事业,用踏实的态度做学问,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实现 人生价值。(2 分) 19.(23 分) (1)坚定对革命文化的高度自信,弘扬主旋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 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抗战历程和伟大抗战精神;(3 分)创新艺术表达方式,采用情景史 诗剧艺术形态,以前沿科技营造沉浸式体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2 分)传承民族精神, 唤醒集体历史记忆,激发团结奋斗的正能量。(2 分)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的内在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毛泽东正是 通过深入分析中日矛盾双方中的“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等 特点,揭示了抗日战争的进程和发展趋势。(4 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场 战争本质是捍卫民族独立的正义之战,顺应了追求和平的历史进步趋势,赢得人民群众的拥 护和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的尊重与支持,最终必然走向胜利;(2 分)量变是质变的必 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经过三个阶段的力量积累,逐步实现敌我力量对比的转变, 实现质的飞跃,即抗战胜利。(2 分) (3)答案示例: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理论,也是实践的、发展的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 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开辟了符合中国 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