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钟养老服务圈”是指以社区为单位,通过整合医疗、照护、文娱等资源,形成步行15分钟可达的养老服务网络。重庆某商场内的“常青魔方”是当地首个养老服务综合体,老人可以在这里享受专业的中医理疗,也可以预约上门提供“一户一案”适老化家居改造服务(如升降灶台)等,使得老人“出行可及,消费无碍”。但据观察,在“常青魔方”门口经过的老人,直接进店体验的数量并不多。据此完成1~3小题。 1. “常青魔方”布局在商场内,主要是因为商场能提供 A.低廉的运营成本 B.密集的消费人群 C.充足的停车空间 D.专属的政策支持 2. “常青魔方”推出“一户一案”适老化家居改造服务,主要是为了 A.降低改造成本 B.简化服务流程 C.扩大服务范围 D.精准匹配需求 3.根据材料,当前养老服务市场需重点提升 A.服务宣传力度 B.产品生产效率 C.人员专业水平 D.场地利用效率 围龙屋是典型客家民居,最早始于唐宋时期中原汉人南迁后的建筑居所,主要分布在闽西、粤东、赣南等地区的丘陵地带或斜坡之上。围龙屋堂屋方正,屋前有半月形池塘,屋后有半月形化胎(卵石铺就的露天空间),寓意“天圆地方”。其建筑规模宏大,供整个宗族的人共同居住。图1为围龙屋景观图。据此完成4~6小题。 4.客家围龙屋多建于丘陵地带或斜坡之上,主要是为了适应南方地区 ①湿热的气候特征 ②稀少的耕地资源 ③多发的洪涝灾害 ④茂密的植被状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围龙屋前半月形池塘的主要功能包括 ①调节局部小气候 ②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③体现风水理念 ④防范外敌入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客家人形成以围龙屋为统一居所的聚居习惯,主要原因是 A.集中居住有利于土地集约化利用 B.帮助家族共同防御,增强资源共享 C.传统宗族文化要求必须集中居住 D.建筑技术较为落后,协作建设房屋 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堆积物,覆盖在冰川消融区的部分或全部区域。相较于洁净冰面,表碛层的存在会改变冰面能量平衡。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冰川广泛发育。东坡多为大型山岳冰川,西坡冰川规模小。表1为1990———2019年贡嘎山典型冰川表碛变化情况和冰川末端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9小题。 表1 坡向 冰川名称 表碛扩张面积/km 表碛增厚面积/km 表碛减薄面积/km 表碛平均增厚/ cm 冰川末端退缩量/m 东坡 海螺沟冰川 2.606 2.270 0.459 5.2 337 东坡 磨子沟冰川 1.959 0.463 0.131 3.1 199 东坡 燕子沟冰川 1.243 2.241 0.376 3.7 98 西坡 大贡巴冰川 0.896 3.396 0.270 6.8 基本稳定 西坡 小贡巴冰川 0.509 1.741 0.001 7.3 173 东坡 南门关沟冰川 2.264 1.180 0.002 13.1 281 7.贡嘎山东坡冰川规模大于西坡的原因主要是 A.东坡冰川受人类影响小 B.年平均气温低于西坡 C.西坡表碛增厚最为明显 D.受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8.表碛厚度在一定范围内会加速冰川消融,其机制在于 A.增强大气逆辐射对损失热量的返还 B.增大了地表的反射率 C.增加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D.明显提升了保温作用 9.相比东坡冰川,大贡巴冰川末端退缩量整体变化不大,可能是由于 A.表碛的厚度较大. B.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