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1350

【新教材核心素养】晋教版地理八上4.2 领略母亲河文化魅力 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57560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导学案,2课时,魅力,文化,母亲河,领略
    主题四 探究中国的大河与生态 2领略母亲河文化魅力(第二课时)(导学案) 姓名:_____ 班级:_____ 时间:_____ 【新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和黄河的相关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能明确黄河流域古都的空间分布,掌握宁夏平原水利工程及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水电站的分布特点,形成对流域核心地理与文化特征的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能分析黄河古都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联,探究水利工程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农业发展,同时结合多要素,理解水能资源分布与水电站综合效益的内在联系。 地理实践力:能通过阅读地图等资料,提取古都、水利工程、水电站等地理信息,提升读图析图能力;并能结合所学,简单分析某水利工程或水电站的效益。 人地协调观:能认识到黄河流域古都文化的传承价值,理解水利与水能开发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作用,树立合理利用黄河资源、促进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重难点】 重点:黄河流域古都文化及价值、黄河灌溉水利工程作用、水电站分布与综合效益。 难点:古都文化与地理环境关联,水利、水电开发的人地协调意义。 【课前预习———你相当可以】 活动一:读P112、113,及图4-15“古都文化景观”,完成下题 1.黄河流域拥有悠久的 古都文化 ,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 仰韶文化 和 龙山文化 。 2.历史上多个朝代在黄河流域建都。 西安 是 西汉 和 唐朝 等朝代的都城, 洛阳 是 东汉 等朝代的都城, 开封 是 北宋 等朝代的都城。这些古都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 政治变迁 ,代表着不同 历史阶段 的古都文化。 3.黄河带来的泥沙为沿岸平原提供了 丰富的养分 。早期人类在此耕作,发展了 灌溉农业 和 农耕经济 ,使这里长期成为我国的 政治 、 经济 、 文化 中心。 4.河流流域的古都孕育了众多文化艺术瑰宝。 洛阳龙门石窟 、 唐大明宫遗址 、 安阳殷墟 、 开封大相国寺 等,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展示了这片土地上繁荣的文化和艺术。 5.黄河流域的古都文化是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繁荣和辉煌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还为后世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遗产。 活动二:读113,及图4-16“都江堰”、图4-17“宁夏平原”,完成下题 1.在古代,长江和黄河是沿岸地区重要的 水资源 。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如 四川的都江堰 、 陕西的郑国渠 等。这些水利工程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孕育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文化。 2.黄河流域 降水较少 ,流经地区通过修建水利设施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例如:宁夏平原气候干旱,但黄河及人工水渠穿过的地区却植被繁茂,甚至可以种植水稻,有“ 塞上江南 ”的美称。 活动三:读P114,及图4-20“黄河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题 长江、黄河流经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交界 处 落差大 ,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 水能资源 ,建有一系列 水电站 如长江上的 白鹤滩 、 三峡 、 葛洲坝 等,黄河上的 龙羊峡 、 刘家峡 、 三门峡 、 小浪底 等。 【课中探究———和小伙伴一起】 探究一:读材料一二、及图一图二,探究我国著名的古都及对应的文化遗产并分析定都黄河沿岸的好处。 图一 图二 材料一: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中,几颗璀璨的明珠以其厚重的文化积淀闪耀于世。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其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恢宏格局,至今仍在诉说着盛唐的开放与气度。九朝古都洛阳,其南郊的龙门石窟,佛像庄严,千年刻痕记录着佛教艺术的东传与融合。七朝古都安阳,殷墟的发现更是将中华文明的信史向前推进,甲骨文与青铜器在此默默印证着华夏文明的早期辉煌。而八朝古都开封,虽黄河泥沙掩埋了往昔的城摞城奇观,但大相国寺的梵音依旧回荡,见证着北宋东京梦华的繁荣盛景。这些古都及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