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1905

6.1树立法治观念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11-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311498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树立,法治,观念,课件,1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 法治 观念 树立 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教材P46-49,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法律含义及要求? 01 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重要性) 02 我们应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03 如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04 热点在线 16岁学生涉嫌帮信罪被刑拘 思考:小刘只是租出手机卡,为什么会涉嫌犯罪?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实践中也简称为帮信罪。 帮信罪的表现形式:   1.为不法分子提供支付结算帮助。主要表现为,把自己或者他人的银行卡、微信和支付宝个人收款码等现代支付结算工具。   2.为不法分子提供通讯帮助。主要表现是帮助不法分子拨打电话、发送短信信息等。   3.为不法分子开发软件、提供网站制作等。主要表现为为诈骗、传销等交易开发软件、制作相关诈骗网站等。   4.为不法分子提供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 5.为不法分子提供广告推广。表现为为不法分子发布诈骗软件、虚假广告等网络推广。 环节一 懂法知边界—认识帮信罪 1 环节二 守法不越线—拒绝帮信行为 2 环节三 用法去办事—提升法律意识 3 目录 CONTENTS 主题:拒绝帮信行为,树立法治观念 环节一 懂知法边界—认识帮信罪 思考1:小刘为何被刑事拘留?小刘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法律解读:结合《刑法》第287条之二,帮信罪的核心: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银行卡、手机号、支付账户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将构成犯罪。 思考2:小刘被刑事拘留,警察是依据什么来判定小刘的行为? 因多次帮助他人信息网络犯罪;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思考3:小刘被法律制裁的背后体现了什么? 人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违法必追责。 知识总结 课堂笔记—1.法律的内涵①、要求②? P46 ①.内涵: ②.要求: 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P46一 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P46一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P46蓝色字体 环节二 守法不越线 — 拒绝帮信行为 思考1:①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刘第一次出售手机卡的违法行为 ②小刘第二次违法造成的后果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法治观念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P47一 法律意识淡薄 要自觉尊法守法 环节二 守法不越线 — 拒绝帮信行为 思考2:①如果放任小刘的行为不管社会会出现什么后果 ②小刘仅因为一张电话卡为何仍被法律制裁 法治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捍卫国家尊严 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P46导语 法治促进社会进步 电信诈骗犯罪频发 违法必究,维护法律权威 知识总结 课堂笔记— 2.法治观念的体现A.树立法治观念的原因B1B2? P46-47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公民的内心里!” ———卢梭 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B1.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P46导语 B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P47一 A.内涵(体现) B.原因(重要性) 环节三 用法去办事—提升法律意识 2024年7月15日,刘某第一次因将自己的电话卡以100元每小时的价格租借给他人从事网络信息犯罪活动,被派出所行政处罚。因未成年人第一次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不予执行。但第一次的教训显然没有让小刘清醒。在一个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