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期末真题汇编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山东专用) 专题07综合题 1.(24-25六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近年来,校园欺凌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已成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顽疾。右图是对校园欺凌行为具体形式的调查图表: (1)分析图表,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校园欺凌行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哪些权利? (2)如果你的朋友是校园欺凌事件的受害者,他(她)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24-25六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案例:2024年3月,河北省邯郸市三名初中生霸凌同学,实施了劫财、杀人、毁容、埋尸等一系列罪恶行为,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三人作案时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三名犯罪嫌疑人核准追诉。 (1)由以上材料可知,在我国因违法行为而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周岁。 (2)假如你遇到了校园欺凌或暴力行为,你该如何应对呢?请写出两种方法。 (3)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减少和避免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是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请你分别从家庭、学校两个角度说说应如何做,才可以避免此美事件的发生? 3.(24-25六年级上·山东枣庄·期末)法律护航 健康成长 材料一: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知法懂法】该法第一条“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 日起正式实施,着力解决校园安全和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等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 (2)【依法维权】当我们受到侵害,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维护我们的权利呢? 材料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节选) 第二十八条本法所称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下列行为:吸烟、饮酒;多次旷课、逃学;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沉迷网络;殴打、辱骂、恐吓、强行索要财物等学生欺凌行为…… (3)【法不可违】不良行为并非等同于违法行为,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请你结合右图说一说不良行为与违法行为有什么关系?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请列举两种。 4.(24-25六年级上·山东枣庄·期末)守法不违法。在校园生活中,一些严重的欺凌行为可能触犯刑法、成立犯罪。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面对欺凌行为有什么应对办法?请以“校园欺凌”为主题,代替六(1)中队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大家学会“拒绝欺凌、抵制欺凌”。 5.(24-25六年级上·山东枣庄·期末)守法不违法。 我叫王然,一个月前刚刚从异地转学到新学校。转学后的第一天,就在校门口遇到了身材高大的鲁某和另外两个男生。他们拉住我,逼我叫他们“大哥”,还强迫我给他们背书包,威胁说“不老实,就揍你”,我当时吓坏了。 回家后,我委曲地躲在屋里哭泣。爸爸发现了,问我怎么回事。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你要勇敢,不要害怕他们!如果下次他们再欺负你,你就大胆地说‘我不怕你们’。如果仍然不管用,你就告诉老师或者回来跟我说,我去找老师和他们的家长。” (1)故事中的王然遭遇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爸爸给了王然怎样的建议? (2)如果你是王然的同学,当你看见鲁某拦住王然的时候,你认为怎样做比较合适?请在恰当的做法前面画“√”,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办法吗?写在下面的方框里。 □赶紧躲开,假装没看见 □立即上前阻止鲁某的行为 □寻求老师的帮助 我的办法是: 第二天放学,鲁某又拦住了我。尽管我很害怕,但还是鼓足勇气大声地对他说:“我不怕你,我不报告老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