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2370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093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地球,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格式,人教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科书 书 名:地理教材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知道探索历程及成就。 2、综合思维: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知道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 3、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环境观、科学价值观。 4、地理实践力: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宇宙变化,了解太空奥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2. 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新课) 几千年来,口口相传的嫦娥奔月、敦煌飞天、夸父逐日、火神祝融等诸多神话传说,诉说着中国人对太空的向往。我们憧憬的璀璨太空究竟是什么模样?我们生活的星球处在怎样的环境中?中国人是怎样实现千年的航空梦?通过观看视频《筑梦九天中国要强》,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我们的第一课———地球的宇宙环境。 环节二 (新课讲授) 地球在宇宙中 一、何为宇宙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指无限空间, “宙”指无限时间。 ———《 淮南子 · 原道训 》 认识不同的天体 师: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你们观察过夜空吗? 生:星星、银河系 师:没错,那我们看到的星星,大多是恒星,而太阳就是一颗恒星。除了恒星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行星,但本身行星是不发光的,它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光。还有卫星、彗星和流星体等。 教师展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图片。 1.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球状天体。 2.行星 自身不发光发热,在固定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类似球状的天体。 快速记忆口诀:“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 3.小行星 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绝大多数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 4.卫星 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5.彗星 慧星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主要物质是氢。 6.流星 运行在星际空间的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受到地球引力而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 7.星云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云雾状天体。星云的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三、天体系统 过渡:像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这些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我们称为“天体” 那么天体之间是相互吸引相互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除了自然界的天体以外,我们还有一些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学生观看图片,对天体和天体系统有个大概了解。 教师出示:四个天体系统及其关系图 活动1:读图,说出你看到的天体系统,给天体系统按由低高排序,并说出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生看天体系统示意图 说出由左到右分别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 (预设:可能说不出地月系和可观测宇宙,因为课本没有)因此要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得出结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这就是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师出示:太阳系的示意图 活动2:读图说出太阳系中主要的八大行星,并说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学生阅读书本,找出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八大行星名称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得出结论:地球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师出示:太阳系其他行星运行图片 出示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