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3.1贯彻新发展理念 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综合探究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社会保障 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新发展理念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发展目的) (习近平经济思想) 必修二教材结构 指导 理论 实践 议题二:如何理解“创协绿开共”新发展理念? 议题一:如何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议题设置 总议题:如何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理论? 01 PART ONE 如何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 藤梯 楼梯 钢梯 结合悬崖村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的巨变之路,谈谈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内涵 从“为了谁”角度,分析悬崖村的变化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涵? 2016年,一篇《悬崖上的村庄》的报道,将阿土列尔村呈现在公众面前,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16年底,当地党委政府启动“钢管天梯”工程,架起2556级钢梯,保障村民基本出行;接上国家电网,保障村民用电用网需求;配套修建7所学校和3所医院,提升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2020年,悬崖村84户贫困户实行易地搬迁,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为 了人民 (出发点) 从“依靠谁”角度,分析悬崖村的变化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涵? 因长期恶劣封闭的生活环境,悬崖村村民文化水平低,以种地为生,无其他劳动技能。村民一度将脱贫希望寄托于国家输血。在党和政府指导下,村民逐渐认识到自身造血才是致富王道。2017年,政府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外出学习培训。村民逐渐开展起油橄榄,脐橙等特色农业种植,还利用悬崖村独特的峡谷、溶洞、温泉等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发展依 靠人民 (动力点) 从“谁受益”角度,分析悬崖村的变化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涵? 截至2022年10月,悬崖村面积由11平方公里长到了2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由730人增至1758人,已发展油橄榄种植205亩、“三七”50亩、脐橙园100亩。通过农旅销售各种农特产品4万斤,村民人均收入已达到了10400元。一排排宽敞明亮的住房代替了之前的草屋瓦舍,学校、医院等各类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村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 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发展成果 由人民共享 (落脚点)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