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目标】 第一,能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大历史条件,辩证分析空想社会主义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二,能够理解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明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第三,能够阐明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懂得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价值。 【教学重点】★★: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两大发现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与意义、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十月革命的意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教学难点】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理解两大发现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教学安排】建议1课时(老师们课时若充裕可花一节半,不充裕一节课讲完,空想社会主义不同时期的特点非考点,属于拓展内容,可精简。)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线下教学可精简】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必修一第一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奥秘。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什么是社会主义?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你对社会主义有什么了解呢?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一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对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分为六个阶段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第一阶段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1516年莫尔的一部小说《乌托邦》的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此后的300多年时间,人类在空想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地艰辛跋涉了300多年,留下了一曲曲动人心魄的空想悲歌。我们这节课的第一部分就将学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第二阶段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横空出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也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第三阶段是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马恩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主要是理论上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了实践;第四阶段是苏联模式的形成发展;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形成了苏联模式。第五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第六阶段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议题设置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不是一节课能够讲清楚的,我们教材上重点要学习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本节课我们以从社会主义500年看“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为总议题,分析三个子议题。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创立?社会主义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并不断发展? 子议题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在这一节中,我们要学习两部分。一是学习从无到有的思想先声-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二学习从压迫到反抗的英勇斗争-三大工人运动的深刻意义。 分议题一:从无到有的思想先声———空想社会主义 请同学们先来观看这两幅漫画,思考漫画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这两幅漫画描绘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资本家通过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