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目标】 第一,能够阐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重大意义 第二,能够理解中共八大分析的我国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第三,能够科学评价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中共八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 ★:一化三改的实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意义;毛泽东思想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一化三改的关系及实质;理解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安排】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社会历史阶段划分,二三四课带着学生反复熟悉】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必修一第二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上一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学习了从1840鸦片战争-1949新中国建立,也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历史。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彻底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 今天的课程分为两目。第一目的目标题是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讲述的是从1949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期,即过渡时期,也称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第二目的目标题是在艰辛探索中前进,讲述的是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期,中间又分为十年探索时期和文革时期,这时候中国的社会性质已经属于社会主义社会。所以,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就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这段时期。 二、议题设置 本节课的总议题为:从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看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围绕总议题讨论三个子议题。子议题一: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子议题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建设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子议题三:如何看待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严重曲折? 三、教学过程 子议题一: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如何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设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并没有直接变成社会主义社会,而是进入了过渡时期。这时候,我们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如何呢,中国人民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线下可精简】 1.从国内来看,我们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主要阶级力量。经济上存在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的区别在阶级成份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所有制形式上,还存在大量私有制经济。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则是要消灭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 从国家的经济态势来看,刚刚经历了百年战争的中国,可以说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一穷二白,有多穷呢?1949年我国人均GDP只有27美元,还不到亚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到。而且,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基本生活物资短缺,城市失业率高居不下。1949年城市中失业人数约有400万人,农村灾民约4000万人,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工业基础几乎为0,1949年与历史最高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其中重工业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毛泽东形象的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用一句话概述国内情况:建国初期,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国家一穷二白,河山亟待重整。 2.从国际环境来看,20世纪50年代是二战之后两极格局对峙最为激烈的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