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本节课为了加深学生理解加了较多拓展内容,但考试不涉及,可自行删除】 【教学目标】1.能够阐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革;2.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的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的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理解改革的实质 【教学安排】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必修一第三课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在第二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在第三课中,我们要学习的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多了四个字:中国特色。 为什么呢?因为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党带领人民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所以大家要记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 二、议题设置 本节课的总议题为:改革开放何以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围绕总议题讨论三个子议题。子议题一:为什么必须进行改革开放?子议题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子议题三:改革开放有何伟大意义? 三、教学过程 子议题一:为什么必须进行改革开放 设问:为什么必须进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曾说,不改革开放,中国就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先来了解当时的国内国际背景。 【时代背景纯了解性内容,考试不会涉及,线下可简述】 上节课我们讲到:1956年底我们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而后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这20多年的时间中,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就,也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严重的曲折,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首先是政治层面,十年文革严重破坏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很多地方的公安、检察、司法机关形同虚设。大批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学校停课高考废止,许多科研机构被撤销,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深受其害,总之,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的内乱。 思想层面上,可以说是迷雾重重。经过这几次曲折,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人民老百姓都感到很迷惑,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咱们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呢?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看作资本主义,认为发展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所以在实践上,我们模仿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发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很大弊端,不管是苏联还是我们国家,经济都出现了很多问题。 在这里我们了解一个知识,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这是我们后面必修二要学习的内容,不需要大家掌握,主要是帮助大家理解: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简单理解就是市场中的主体,主要指广大的企业,他们会根据商品的价格高低自主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情况下,当某种商品价格提高,有利可图时,企业就会扩大该商品生产,当商品价格降低时,企业就会减少该商品生产。所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都由企业说了算,不由政府说了算。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自由竞争,为了获胜就会不断促进技术和管理进步,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但是市场经济也有缺点,比如商人为了逐利产生的非法竞争、假冒伪劣行为,比如由于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