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3437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2024)1.3 团团圆圆过中秋 教案(含两课时)

日期:2025-11-19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906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学,圆圆,教案,中秋,团团,道德
  • cover
团团圆圆过中秋(共2课时) 第1课时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等,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加深对节日文化意义的理解。 2.感受中秋节的团圆氛围,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活动,增强节日习俗传承的自觉性。 3.体会节日中“团聚”与“思念”双重情感,将情感共鸣转化为对生活的感悟。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等,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加深对节日文化意义的理解。 2.感受中秋节的团圆氛围,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活动,增强节日习俗传承的自觉性。 体会节日中“团聚”与“思念”双重情感,将情感共鸣转化为对生活的感悟。 新课导入 师: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个秋天的节日,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小谜语来猜一猜是哪个节日。 课件展示谜语: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悠悠;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生:中秋节。 新知探究 探究(一):这样过中秋 1.师:(多媒体出示一张含有中秋节的日历截图。)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生日”,中秋节的生日就藏在这张日历里,你能找到它吗? 预设: 生1:2025年的中秋节是10月6日。 生2:农历八月十五日。 师:同学们找得都很准确!那它为什么叫“中秋节”呢?原来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农历七月对应孟秋,八月对应仲秋,九月对应季秋。八月十五正好是“仲秋”的中间一天,因此被称为“中秋”。除此之外,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团圆节”,因为在这一天家人都团聚在一起而得名。 2.师:(多媒体出示四张图片。)每逢中秋都有许多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的人们都在干什么吧。 预设: 生1:挑选月饼,赏灯猜谜。 生2:点亮灯笼,敲锣打鼓。 师:是的,这些都是我们过中秋的一些传统习俗。你还知道中秋节的哪些习俗?请同学们思考后和大家分享。 3.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中秋习俗。 预设: 生1:玩花灯。 生2:赏月,祭月。 生3:喝桂花酒,观潮。 师:同学们太棒了,知道这么多习俗!除了这些,有些地方还有当地的特色习俗,你了解哪些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和大家分享。 4.学生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分享中秋的特色习俗。 预设: 生1:舞火龙。舞火龙是我国很多地区极具特色的中秋节传统民俗活动。盛会之夜,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音乐下欢腾起舞。 生2:烧宝塔。烧宝塔是南方中秋特色习俗。人们会在空地上用砖瓦搭塔,在空心塔中放上干木;到了晚上,人们聚集在宝塔周围,点燃干木,将砖塔烧成红色,并为之欢呼。 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逢农历八月十五,各地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 探究(二):中秋节,团圆夜 1.师:每逢中秋都会有很多活动。老师在去年的中秋节那天,和家人一起逛了灯会、吃了团圆饭、看了烟花秀。请同学们也回想去年的中秋节,都参与过哪些活动,这些活动有什么寓意。请绘制一张表格呈现出来吧。 预设: 生1:赏月,是对情感、生活的美好期许。 生2:祭月,祈求家庭幸福、身体健康等。 生3:吃月饼,是团圆的象征。 师:同学们的中秋节活动真丰富! 2.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10页的故事和图片。 请大家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中秋生活,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生1:中秋节和家人一起度过,感受团圆的温暖,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生2:中秋节不仅有对团圆的期盼,还有对未归人的思念。 师:是的,中秋节这天,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团聚在一起,未能团聚的家人在这一天也会思念亲人,这一情感从古至今从未改变。以前的古诗词中就有很多咏月思亲的佳句,你知道哪些? 3.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知道的古诗词。 预设: 生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