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390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线段、直线、射线和角》预习学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368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学案 第三单元《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一、预习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能准确识别线段、直线和射线,明确三者的特点及区别与联系,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知道角的定义,能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会用不同的方法(如用大写字母、数字)表示角,掌握角的正确画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观察、主动思考的预习习惯。 二、预习重难点 (一)预习重点 掌握线段、直线、射线的特点,能清晰区分三者的不同。 理解角的含义,能正确识别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规范方式表示角。 (二)预习难点 理解“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和“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中“无限延伸”的含义。 明确线段、直线、射线之间的联系,能结合具体情境判断图形类型。 三、预习任务 阅读教材第三单元相关内容(具体页码以个人教科书为准),圈画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定义及关键特征。 准备直尺、三角板、铅笔等工具,尝试画出线段、直线、射线和不同的角。 完成预习内容中的思考问题和概念填空,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独立完成预习检测题,必做题全部完成,选做题根据自身情况尝试解答,核对答案后分析错误原因。 四、预习内容 (一)认识线段、直线、射线 回忆生活中的“线”:观察教室中的黑板边、灯管边缘、拉紧的跳绳等,思考这些“线”有什么共同特点? 阅读教材中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 线段:一根拉紧的线、一根竹竿,都可以看作线段。线段有( )个端点,能测量出( )。 直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 )端点,( )测量长度。 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有( )个端点,( )测量长度。 动手操作: 用直尺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标上两个端点A和B,记作“线段AB”。 把线段AB的两端继续延长,尝试画出直线AB,思考:直线能画完吗?为什么? 把线段AB的一端(如A端)无限延长,画出射线AB,观察射线的延伸方向有什么特点? 对比分析:填写下表,梳理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图形名称 端点数量 能否延伸 能否测量长度 生活中的例子 线段 直线 射线 (二)认识角 观察教材中的角的图形,思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阅读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 角的表示方法: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如果一个角的顶点是O,两条边分别是OA和OB,这个角可以记作“∠AOB”,读作“角AOB”。 也可以用数字表示角,如在角的内部标上“1”,这个角就记作“∠1”,读作“角1”。 动手画角:用三角板或直尺画一个角,标出顶点和边,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这个角。 五、概念填空 线段有( )个端点,( )测量长度;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伸,得到( ),它有( )个端点,( )测量长度;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伸,得到( ),它( )端点,( )测量长度。 从( )引出(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 角用符号( )表示,可以记作( )(用数字表示),读作( )。 生活中,( )(举1个例子)可以看作线段,( )(举1个例子)可以看作射线,( )(举1个例子)可以看作直线的一部分。 六、预习检测题 (一)必做题(难度较低)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 (2)直线比射线长,射线比线段长。( ) (3)从一点出发只能画一条射线。( ) (4)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两条边一定是射线。( ) (5)用直尺可以画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