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有收获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照片、实物或语言,清晰表达假期中的收获与感受。 2.能理解“用心过,有收获”的含义,并联系自身经历说明。 3.能在小组和全班场合中积极参与交流,提升表达与倾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真实、有条理地表达假期收获。 2.理解“用心过”与“有收获”之间的关联。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从琐碎的假期经历中提炼出有意义的收获。 2.在表达中融入情感体验与自我反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激趣,AI助境(约3分钟) 【优化后设计】 师:“小朋友们,转眼间,热情的夏天已经悄悄离开。但老师相信,它一定在每个人心里都留下了一份独特的礼物。现在,让我们玩一个‘思维闪电’游戏———当我说‘夏天’,你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是什么?大声说出来!” 预设学生回答:烈日、蝉鸣、游泳、冰淇淋、西瓜、沙滩、彩虹、暴雨…… AI互动(同步进行): 教师操作:在学生说出关键词的同时,教师迅速将词语输入AI绘图工具(如豆包或Canva AI),并附上指令:“充满童趣的夏日卡通插画,阳光明媚”。 实时投屏:大屏幕上实时生成一幅融合了学生关键词的、色彩鲜艳的夏日风景画。 教师引导:“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夏天记忆,AI把我们的话变成了一幅画!它多美啊!” 师:“在这些美好的事物中,夏天送给我们最宝贵的一份礼物,就藏在一首小诗里。”(出示小诗卡片,师生带着感情共读) 夏天的礼物 夏天的礼物,是烈日和蝉鸣, 夏天的礼物,是雷雨和彩虹。 夏天给我们 最好的礼物, 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暑假! 师:(指向AI画作和诗歌,充满期待地)“所以,这份最好的礼物就是———?” 生:(齐声)“暑假!” 师:“没错!这个暑假,你们一定用双手、双眼和一颗真诚的心,收获了许多许多。今天,就让我们坐上这趟‘收获号’列车,一起分享故事,创造惊喜!课题就是———《假期有收获》。” 活动一:快乐假期聊聊吧———表达与倾听 (对应目标1、3 | 约10分钟) 【活动目标】 学生能在小组中,借助提示语有条理地分享假期收获。 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并给予简单的回应。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示范用照片、小组交流规则海报、评价记录工具(建议使用下表)。 学生:假期照片或实物、写有自己名字的姓名牌(方便教师记录)。 1. 教师示范:“标准”是这样(约2分钟) 师:“老师先来抛砖引玉!我的假期收获是———成功解锁了‘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展示照片)大家看,色香味俱全吧?但第一次做时,我手忙脚乱,还把蛋壳炒进去了。” 师:“可我没有放弃,又试了三次,终于成功了!这个过程让我明白,只要用心尝试和练习,就一定能收获成长。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不仅是内容示范,更是结构和情感的示范,清晰展示了“事件-困难-努力-收获”的表达逻辑,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脚手架”。 2.小组交流:“收获时光机”(约6分钟) 规则可视化:投屏出示“交流三要素”海报。 讲清楚(约1.5分钟/人):展示照片/实物,用上提示语。 听明白:眼睛看对方,听时不打断。 问一问:听后可以点赞或提个小问题。 交流提示语(投屏显示): “我暑假最开心的是……当时我……” “我学会了……刚开始……后来……” “我感到最骄傲的是……因为……” 【设计意图】:将规则可视化,并加入时间提示,能有效保证小组交流的秩序和效率。提示语引导学生说出过程和感受,而不仅仅是结果。 3. 教师巡视:“发现闪光点”(同步进行) 教师角色:作为“首席倾听官”和“闪光点发现者”,携带评价表(或平板电脑)巡视。 核心任务: 观察记录:快速在评价表上记录典型表现(如下表)。 及时赋能:用语言具体表扬,如:“这个小组的倾听姿势是模范!”、“你描述的学习游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