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第4节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教科版)八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估算大型物体质量、鉴别物质等。 2.经历 “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结论” 的过程,提升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 3.学会交流与分享密度应用的案例,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价值。 02 新课标要求+课标解读 2022课标要求: 1.2.4了解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生产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5.1.1能发现日常生活中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课标解读: 2022 版课标中 “了解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生产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以及 “能发现日常生活中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这两项要求,体现了物理学科对社会价值认知与问题解决能力的素养导向。对于物质属性研究的影响,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其在生产生活(如根据密度选建筑材料、利用磁性材料制作传感器)和科技进步(如半导体材料推动电子设备发展、新型合金助力航空航天技术)中的实际应用,理解物理知识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而 “发现并解决生活物理问题” 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创新思维,鼓励他们从日常现象(如电路故障、机械结构优化等)中提炼物理问题,通过科学分析(如实验探究、模型构建)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从知识理解到实践应用的跨越,让物理学习真正服务于生活,同时推动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 03 激趣导入 知识回顾: 1.密度公式: 2.测物体密度的方法: 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ρ = m V 密度的物理意义: ①测质量 ②测体积 ③求比值 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04 新课教学 活动一 测量体积———浮石的体积有多大 1.取样: 找一块类似浮石作样本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样本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出密度ρ 可是浮石吸水…… 将浮石样本放入水中, 使之吸足水. 3.用台秤测出浮石的质量,根据 ,计算得出浮石的体积. 04 新课教学 对于形状不规则或不便于直接测量的体积较大的物体 取样法,测密度 用 ,求体积 04 新课教学 数据记录: 分析论证:浮石的体积是 m 浮石的质量(kg) 浮石样本的质量(g) 浮石样本的体积(cm ) 浮石的 密度(kg/m ) 浮石的体积(m ) 04 新课教学 04 新课教学 活动二 测量质量—估算纪念碑碑心石的质量有多大 1.取样:找一块花岗岩石头作样本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样本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出密度ρ 3.算出碑心石的体积,根据 m=ρv ,计算得出碑心石的质量. 04 新课教学 数据记录: 分析论证:纪念碑的质量是 kg 碑心石的体积(m ) 碑心石的 密度(kg/m ) 碑心石的质量(kg) 04 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 铅球是铅做的吗? 猜想假设: 铅球质量大、密度一定很大,因此是铅做的。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一般情况下,用天平测出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带入公式,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密度,查密度表就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 活动三:铅球是铅做的吗? (但铅球质量大、体积大,无法用天平和量筒) 04 新课教学 将铅球放到容器中 加水到标志处 取出铅球 用量筒加水到标志处,量筒所加的水的体积就是球的体积。 1.用台秤测铅球质量 2.按下面步骤测铅球体积 04 新课教学 实验器材 铅球、水、容器、台秤等 收集数据: 铅球的质量 kg 铅球的体积 m 铅球的密度 g/cm 3.955 0.510 7.833 结论:铅球的主要成分是铁!! 04 新课教学 上述实验方案中,因哪步操作造成实验误差较大? 铅球被取出时会带出一些水,V会偏大,结果密度值偏小. 如何改进? 04 新课教学 改进方案 改进:可以在容器中先加入适量的水做出第一标记,放入铅球后做出第二标记,取出铅球后补水到第一标记处,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