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9576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校联考九年级科学期中试卷(PDF版,无答案 1.1-3.4)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54172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浙江省,期中,1.1-3.4,答案,PDF,试卷
  • cover
九年级科学试题卷 命题与审题:九年级科学备课组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计算中g取10N/kg,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Na-23Mg24S-32 C1-35.5Ca-40A1-27Cu-64Ag108Zn-65-14Fe-56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入理石一一用作建筑材料 B.小苏打一一焙制糕点 G.氯化钠一一配制生理盐水 D.纯碱一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2、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存放时间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 (△) A.先用盐酸洗,再用水洗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C.用盐酸洗 D.用水洗 3.下列有关酸碱溶液配制及其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纸和aOH固体 湿润的 《 10 A.脑量NaOH固体 B.配制NaOH溶液 C.稀释浓H2S0, D.测稀HS0,的pH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案 9 铜粉 银粉 加入过量CuC1,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 B NaCl固体 Na,C0,固体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再蒸发结晶 ,C co C02 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BaC0,固体 Ba(OH),固体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再过滤 5.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CO.、SO2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以与碱溶液反应 B.浓疏酸具吸水性,能干燥02、CO2等许多气体,故浓硫酸可作NH,的干燥剂 C,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所以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 D,置换反应指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因此氧化还原反 应属于置换反应 6.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S0、NaC0、BaCl2、KNO,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 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 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沉淀(g) A.可能存在KNO B.可能存在NaS0, C.肯定只存在NazC0 D.肯定不存在BaCl2 盐酸(mL) 第1页共8页 1 7·一定量的10%Na0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下列各物质的量与所加入 稀盐酸的质量关系错误的是(▲) 溶液 水7 NaCl NaOH 的 质 g 0稀盐假付质g 0稀盐酸的质量g 0稀盐酸的质量8 0稀盐酸的质量g A C 0 8.图像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剩余体的质g 产生纸气的质g 沉淀质g 溶质的种类 Fe 3 Zn 反应时间5 反应时间s 0氧化钠溶被质g 0 加入铁粉的质g 花 A.图甲是用足量的铁单质置换硫酸铜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乙是等质其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 C.图丙是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量关系 D.图丁是在一定量的AgNO,和Zn(NO)2混合液中加入铁粉,溶质种类与加入量的关系 9.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 力分别为F、F、F、F,则力最小的是(▲) 30° “AF B.F2 C.F3 D.F 10.《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如图所示为《清明上河图》 中物秋千的场景,人在荡秋千时越荡越低,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运动到最高点时,人受到平衡力 B运动到最低点时,人的动能最大、人的惯性最大 C.运动到最高点时,绳突然断了,人将竖直下落 D.荡秋千的整个过程中,人的机械能总和保持不变 11.如图所示,将一个空易拉罐的底部钻一个小孔,往易拉罐里喷少量酒精,然后将一个空 的纸杯迅速套上,用手拿着这个“冲天炮”对着前方点燃的打火机靠近易拉罐底部的小孔, 纸杯就会“冲天”飞出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纸杯 B纸杯飞出去的过程,相当于内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