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0809

专题06 化学反应的调控(word)2025-2026学年高二上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一期中复习学案知识点+习题

日期:2025-11-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4次 大小:21208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人教,知识点,习学,期中,选修
    专题06 化学反应的调控 ▉考点01 合成氨反应的原理分析 1.合成氨反应的特点 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已知298 K时:ΔH=-92.4 kJ·mol-1,ΔS=-198.2 J·mol-1·K-1。 (1)自发性:常温(298 K)下,ΔH-TΔS<0,能自发进行。 (2)可逆性:反应为可逆反应。 (3)体积变化(熵变):ΔS<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 (4)焓变:ΔH<0,是放热反应。 2.原理分析 根据合成氨反应的特点,利用我们学过的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应如何选择反应条件,以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率、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请填写下表。 条件 提高反应速率 提高平衡转化率 压强 增大压强 增大压强 温度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催化剂 使用 无影响 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降低生成物浓度 3.数据分析 根据课本表2-2(P47)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初始时N2和H2的体积比为1∶3),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实验数据分析,提高反应速率的条件是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的条件是降低温度、增大压强。二者在温度这一措施上是不一致的。实验数据的分析与理论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 ▉考点02 工业合成氨反应的适宜条件 1.问题讨论 (1)压强 ①原理分析:压强越大越好。 ②选用条件:目前,我国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为10~30 MPa。 ③合成氨时不采用更高压强的理由:压强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也越高,需要的动力也越大,这将会大大增加生产投资,并可能降低综合经济效益。 (2)温度 ①原理分析:低温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②选用条件:目前,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的温度为400~500 ℃。 ③不采用低温的理由: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变长,这在工业生产中是很不经济的。 合成氨反应一般选择400~500 ℃进行的又一重要原因为铁触媒在500 ℃左右时的活性最大。 (3)催化剂 ①原理分析:在高温、高压下,N2和H2的反应速率仍然很慢。 ②选用条件:通常采用加入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又称铁触媒。 ③选择催化剂的理由: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在较低温度时能较快地进行反应。 另外,为了防止混有的杂质使催化剂“中毒”,原料气必须经过净化。 (4)浓度 ①原理分析:在500 ℃和30 MPa时,平衡混合物中NH3的体积分数及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仍较低。 ②采取的措施:采取迅速冷却的方法,使气态氨变成液氨后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去;应将NH3分离后的原料气循环使用,并及时补充N2和H2,使反应物保持一定的浓度。 ③采取该措施的理由:分离出NH3以促使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此外原料气的循环使用并及时补充原料气,既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又提高了反应速率,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2.工业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外部条件 工业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压强 10~30 MPa 温度 400~500 ℃ 催化剂 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浓度 氨及时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剩余气体循环使用;及时补充N2和H2 3.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考点03 选择工业合成适宜条件的原则 1.考虑参加反应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本身因素。 2.考虑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等反应条件。 3.选择适宜的生产条件还要考虑设备条件、安全操作、经济成本等情况。 4.选择适宜的生产条件还要考虑环境保护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考点01 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作用 1.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某学习小组为研究反应物浓度和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以下3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V/mL c/(mol L﹣1) V/mL c/(mol L﹣1) V/mL Ⅰ 25 5 0.2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