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三大基本经济制度, 共促 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课) 所有制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一课) 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课)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四课)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第一 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一课 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第三课 我国经济发展 第四课 我国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 经 济 与 社 会 (蛋糕底胚) 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做大蛋糕) (做强蛋糕) (分好蛋糕) 2.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1贯彻新发展理念 3.2推动高质量发展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4.2我国的社会保障 (蛋糕)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无形的手 有形的手 新理念(认识)新发展(实践) 个人分配、 社会保障 根 基 为 了 课程标准解读 “经济与社会”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关模块:选择性必修一“经济全球化”、选择性必修二“就业与创业” 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社市)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侧重点 介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所处的基本制度环境与经济体制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要发展与社会要进步必须回答、解决的最基本问题。 本主题从社会进步看经济发展,凸显经济发展是为了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民生福祉而发展的。 内容要求 1.1 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阐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明确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2 评析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局限性,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2.1 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2.2 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内在联系 1.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1.2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主线。 2.1新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体现,从社会进步看,经济发展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新发展理念的需要。 2.2侧重从社会建设与社会进步角度谈分配,兼顾着从经济发展角度阐述收入分配。 热点汇总:2024年经济工作重点 要点一: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要点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要点三: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要点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要点五: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要点六: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要点七: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要点八: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要点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2.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2.多种所有 制共同发展 1.公有制为主体 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政府的经济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的基本特征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私营(民营)个体 外资、港澳台 国有(国企央企) 集体(三权分置) 按劳分配 生产要素分配 1.初次分配 2.再分配 3.第三次分配 税收调节、转移支付;我国的社会保障(社保、福利、救助、优抚) 公益、捐赠、慈善等→鼓励企业参与慈善、承担社会责任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