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1571

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教案 -2025-2026学年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1-1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13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政治,必修,统编,思想政治,学年
  • cover
7.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统编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在本单元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第一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阐述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内涵;第二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条原则。“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回答了我国法治建设将往哪儿走、怎么走这一根本问题,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是实现这个“总目标”的具体遵循。学生深刻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为学习第八、九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为学好整个单元内容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一定的法律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经过高一上的锻炼,探究能力、辨析能力、合作能力等都有所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议题式教学法,并设计一些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锻炼中增强能力。学生对于法治中国建设天然地具有情感上的认同感,但缺乏深层次的理性认同,需要不断深入的学习,加深理解和认同感。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增强对依法治国的认同。 2.科学精神: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全面依法治国五个原则。 3.法治意识:涵养法治意识,提高法治意识,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作为根本活动准则,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全民依法治国的原则、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因 难点: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五、教学过程 大家好,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七课的第二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这节课的结构很简单,我们主要学习的就是两个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7.1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法治建设的基本理论,让我们先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7.2是从宏观角度提出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是什么。第八课与第九课则是从具体要求上分别进行深入的阐述,是对7.2的展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首次提出是在2014年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上,这次会议是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哪些?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让我们进入本课学习。 总议题: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议题一: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 我们通过一个视频初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分析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一般我们可以分析重要性、必要性、意义。我们把课本上关于法律、法治地位、重要性的表述结总结一下。 首先,73页单元导语中论述了法律的重要性: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所以什么时候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国家就繁荣昌盛,反之,什么时候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 第二点在7.1 的导言当中也提到了。因为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通过实行法治,保障人权,可以维护社会和谐,实现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五点是本节课的内容: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新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最后一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