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2769

4.4.1水的浮力(课件 21张ppt 含教案和视频)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421180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4.1,浮力,课件,21张,ppt,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 一、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 1.核心概念 运动与相互作用:浮力是流体对浸入物体上下表面压力差的结果,大小与排开流体体积、密度有关。 技术与工程:浮力原理应用于船舶、潜艇、气球等设计,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互动。 2.跨学科概念 稳定与变化(浸入体积变化→浮力变化) 二、教学目标 维度 目标内容 科学观念 说出浮力定义、方向、产生原因(压力差);知道气体也会产生浮力。 科学思维 能用“称重法”测浮力;能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探究实践 完成“浮力与浸入体积、液体密度、深度”三组实验,数据误差≤5%。 态度责任 认识超载游船、热气球爆炸等浮力事故;愿意在社区科普“安全乘艇与科学乘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浮力产生原因;气体浮力拓展。 难点:上下表面压力差微观模型;V排与浸入体积的关系;控制变量实验设计。 四、教学准备 教师:山东舰起飞视频(30s)、热气球升空GIF、热气球模型:酒精棉+薄膜袋(演示气体浮力)、 PPT动画:压力差微观模型、F浮-V排线性关系 学生:任务单、红蓝笔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播放山东舰起飞→提问:“ “山东舰”,我国第一般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舰,舰长超过300米,甲板面积达到3个足球场那么大。这艘又大又重的航空母能够在大洋中破浪前行,还能承载多达36架的舰载机和其他舰载武器和设备,而一枚铁钉放入水中则会下沉,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答“浮力” 学习浮力后能解决以下问题:1.船为什么能在海面上航行?2.救生圈、救生衣的作用是什么?3.人在死海中游泳,为什么漂浮在海面上?4.孔明灯为什么能升空?5.木块在水面上漂浮,受到浮力吗?6.铁块在水中沉底,受到浮力吗? 设计意图:国家科技情境。 2、生活列举 图片:运动员、游船、冰山、竹筏→问:“它们受到哪些力?” 它们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但它们并没有因此沉人水中,跟据二力平衡知识,因为水产生了向上托的力,托住了它们。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 贴磁力贴:重力、浮力、推力 设计意图:由生活到科学 3、定性感受 体验:用一只气球来感受浮力的作用。把气球压入水中,可以感觉到水对气球的浮力。气球入水中部分的体积越大,手感受到的压力也越大,说明气球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越往下越费劲;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如石块、铁钉)也受到水的浮力吗? 设计意图:体感前概念 探索活动: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块圆柱体铝块.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N.这就是铝块的重力。乙所示,将铝块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N.弹簧测力计两次测量读数变化了多少?说明了什么?→物体浸没(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小了,说明浸没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 第一次(甲图) 在空气中测的是重力G;第二次(乙图) 在液体中测的是拉力F;第一次的示数-第二次示数=G-F=F浮 称重法:适用于在液体中会下沉的物体 归纳浮力的概念、方向、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5、压力差模型 上下表面压力差→F浮=F下-F上; 边长为L的立方体位于水面下h 深处;四个侧面所受压力关系F合=0。 上、下两面所受压力关系:∵p向上> p向下;∴F向上> F向下; F浮= F向上-F向下 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设计意图:微观建模 6、气体浮力 思考:液体能产生浮力,气体也能产生浮力吗? 演示:酒精棉加热→薄膜袋上升→提问:“空气也能产生浮力吗?”浮力:浸入液体或者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者气体。 设计意图:拓展升华 7、定量测量 任务1:同液体不同V 把铝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铝块浸入水中的体积逐渐增大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