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2860

4.4.4水的浮力(课件 22张ppt 含教案和视频)

日期:2025-11-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666123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4.4,浮力,课件,22张,ppt,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水的浮力》第四课时教案 一、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 1.核心概念 运动与相互作用:浮力大小可主动改变(G、V排、ρ液),进而控制沉浮状态。 技术与工程:轮船、潜艇、密度计、气球等是浮力原理的工程化体现。 2.跨学科概念 系统与模型(把“物体-流体”视为可调系统) 稳定与变化(吃水线变化、压舱水调节→浮力变化) 二、教学目标 维度 目标内容 科学观念 说出改变浮力的三种方法(G、V排、ρ液);能解释轮船吃水变化、潜艇沉浮、密度计刻度原理。 科学思维 能用“密度-载重”模型计算轮船从江河到海水的吃水变化;能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潜艇沉浮实验。 探究实践 完成“微型潜艇沉浮”制作与调节,实现下沉-悬浮-上浮三态,载重误差≤5%。 态度责任 认识超载导致吃水过深、压舱水污染等风险;愿意在社区科普“安全乘艇与环保压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种改变浮力方法及典型应用;轮船吃水变化定量计算。 难点:密度计刻度非线性解释;热气球与氢气球浮力差异的微观比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微型潜艇套件:矿泉水瓶、吸管、橡皮膜、细沙、电子天平;密度计演示:不同密度盐水柱、密度计、激光笔;热气球模型:酒精棉+薄膜袋;氢气球(室内安全量) 学生:任务单、计算器、红蓝贴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思考: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有哪些?改变自身的重力大小;改变自身的体积大小或改变液体密度大小从而改变浮力大小。 三种方法板书:①G②V排③ρ液 设计意图:框架建立 2 轮船 人类很早就制造出木船,而现代轮船通常用钢铁制造。钢铁的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呢? 当它浸入一定深度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它就会就漂浮在水面上。轮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的。 工作原理: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浮力。(空心法) 轮船的大小常用排水量来表示,所谓排水量就是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一艘轮船的排水量为1.8×104t=1.8×107_kg_,表示此船满载时,货物和船身质量之和为1.8×104t.将货物装上船,总质量增加了,船受到的浮力也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也增大,船在水中便会下沉些。 3 思考与讨论:一艘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排开水的体积如何变化? 轮船总是漂浮在水面上,一艘轮船从江河驶向大海,它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_(变大、变小、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变大、变小、不变);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变大、变小、不变);轮船是下沉些还是上浮些? 上浮 任务:计算同一轮船江水→海水吃水变化(ρ江=1.0,ρ海=1.025) 列式→Δh≈2.5% 船舶载重线:绘于轮船两舷外以确定船舶在不同水域、季节航行所允许达到的满载水线。它标志着船舶载货后可能的各种吃水程度。 吃水线视频 4 密度计 如图为浮子式密度计,利用它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密度。测量时,让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浮力等于密度计重力。液体的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就不同,液面对应密度计的位置也就不同。根据液面对应密度计上的刻度可以直接读出被测液体的密度。激光笔照刻度 读数→发现刻度下密上疏 刻度特点:上小下大,刻度间隔不均匀。 非线性解释 5 潜水艇 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潜入水下某一深度。潜艇在水中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吗? 探索活动:1.如图,玻璃球顶部和底部各有一个小孔,顶部小孔通过橡皮管与针筒相连。开始时球内装满水,沉入水下。 2.将针筒的活塞向内推,使玻璃球内的水从底部小孔压出,观察玻璃球的运动状况。3.将针筒的活塞向外拉,使水从底部小孔进入玻璃球内,观察玻璃球的运动状况。 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上浮下潜的。 原理:浸没水中后浮力不变,靠改变自身重力(向水舱充水或排水)来实现沉浮。 过程:当水舱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