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庖丁解牛 【濮pú水垂钓】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 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启示】 富贵诚可贵,地位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他鄙弃富贵权势,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活,表现了他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 【惠子相梁】 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前去见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辛辣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庄周梦蝶】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惊惶不定之间,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地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最后他说,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齐物:物我齐一。万物平等。要达到无差别的精神自由之境,就必须超脱世俗观念的束缚,忘掉物我之别,忘掉是非之辩。 【鼓盆而歌】 庄子的妻子死了,好友惠施前来吊唁。庄子正叉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边敲盆边唱歌。惠子说:“你与人家共同生活,人家为你生养子女直至老了、死了,你不哀不哭就已经过分了,现在还敲着盆、唱着歌,不是太不近人情了吗 ” 庄子说:“不是这么回事。我妻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悲叹呢! 然而仔细想想,她本来就没有生命;不但没有生命,本来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本来连形成形体的气也没有。道在恍惚之间变化产生了气,气变化产生了形体,有了形体才有了生命。现在生命又变化成死亡、回归了。这一过程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自然。人死了,安静地处在天地之间这个屋子里,而我却嗷嗷地在那儿哭她;想想自己那样确实是不懂得天命自然的道理,因此就不哭了。” 庄子摆脱了鬼神对于人类生死命运的摆布,认为生死的过程不过是像四时的运行一样。 【庄子陪葬】 弟子们又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 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老师您的遗体。” 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 儒家热衷于重建社会秩序,以道德礼制重整人心,克制当时人们泛滥的私欲。所以孔子不断教人去追求仁义,成为君子,目的皆是希望重现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 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道家的终极关怀是于乱世中找寻个人的自我救赎,可以保身,可以全生的方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道家所关怀的是个人。 儒家所重的是群体社会。 春秋战国--纷乱的时代 道家思想的园地: 《庄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