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3446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期:2025-11-1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9705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社会主义,必修,统编,思想政治,高中,2025-2026
  • cover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目标】 1、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探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3、基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特色,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能够认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理解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指导下,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艰辛探索。 科学精神:明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知道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意义,树立爱国的信念。 公共参与:能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崭新的新课题,认同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今年的汽车展览会上,一张照片刷爆网络,韩国车企参展人员在参观比亚迪海豹,被中国新能源深深吸引。而以前的我们却只能仰望他人。如今我们的汽车工业已经发展75年【播放第三页视频】,我们是如何一步步从无到有,到强的?今天我们从中国汽车崛起之路来学习第二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壮举。当时的新中国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社会秩序混乱,存在着许多旧社会的遗留问题(如土匪等);经济上十分落后、千疮百孔;美国等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并试图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新中国如何走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进入第一个议题。 议题一 中国汽车破茧新生(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师: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汽车工业一片空白。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在访问苏联期间参观了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他深受触动,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大工厂”。在之后的几年里,新中国不断推进工业化发展,汽车工业也有了重大突破。1956年7月15日,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如期开下生产线,这款卡车被命名为解放牌,中国汽车工业也终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获得全面的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新中国是如何助力汽车工业破茧?推进工业化发展?第一,有明确的路线方针,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正式公布由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如火如荼展开,一起来看视频了解。 议学情境:【社会主义改造】 议学问题: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2.结合课本思考为什么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国内形势有利(国营经济/私营工商业/个体农业经济);国际形势有利。 3.如何理解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生产关系变革: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政治制度变革:人民当家做主 议学小结: 1.过渡时期 ①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949—1956年) ②总路线和总任务: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一化三改”。 ③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