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昭通市直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6页,第II卷第6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題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焰色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焰色试验必需的仪器及试剂: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酒精灯或煤气灯、硫酸 B. 焰色试验可适合所有金属元素的检验 C. 某溶液做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一定含有钠元素、一定不含钾元素 D.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灼烧时产生的不同特征颜色是发生物理变化引起的 2. 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F2、K、SO2 B. Cl2、Al、S C. NO2、Na、Br2 D. HNO3、HCl、Fe2+ 3. 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B. C. D. 4. 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用砂土灭火 B.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C. 实验后剩余的钠粒,需要放回原试剂瓶中 D. 将一小块钠投入氯化铁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白色沉淀 5. 在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在强酸性溶液中: B. 无色溶液中: C. 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D. 加入溶液中: 6.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半透膜渗析的方法,可以分离胶体和浊液 B.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缓缓滴加稀硫酸,先产生沉淀,进而沉淀溶解 C. “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这是利用了血液中胶体的聚沉 D. 水泥厂、面粉厂通常利用胶体电泳进行高压静电除尘 7.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 纯净物 电解质 酸性氧化物 A 漂白粉 溶液 B 氯水 晶体 NaCl 干冰 C D 空气 胶体 CO A. A B. B C. C D. D 8. 工业上常用和稀硫酸制备,反应开始加入少量的的生成速率会大大提高,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为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为中间产物 B. 过程1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1:1 C. 过程2中每生成1分子转移4个电子 D. 制备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9. 下列现象、事实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气体缓缓通入包裹有粉末的棉花,棉花很快燃烧起来 与反应生成并放出热量 B 将分别溶于水,再往其中滴入酚酞,最终溶液均变红色 都是碱性氧化物 C Na投入水中会熔成光亮的小球 Na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D 工业上常用钠冶炼金属钛: Na具有强还原性 A. A B. B C. C D. D 10. 纯碱在食品加工、制药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实验室以碳酸氢铵(温度高于35℃分解)和饱和食盐水为原料制取纯碱,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热稳定性: B. 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A、B C. 搅拌过程中宜采用水浴加热 D. 四种溶质中,的溶解度最低 11. 下列有关氯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漂白粉有效成分是Ca(ClO)2和 CaCl2, 应密封保存 B. 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C. 氯气中含有水蒸气时,可通过浓硫酸来干燥Cl2 D. 常温下,液氯贮存在钢瓶中易生成FeCl3 12. 图a、b、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代表,b代表,c代表 B. 图中与电源正极相连,与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