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8187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 2025-2026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页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34072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PPT,20页,人教,上册,物理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2024新版) 第五章———光现象 2.完成光路 F F F 温故而知新 1.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老花镜、近视眼镜、 望远镜、显微镜....... 问题 新知探究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凸透镜成像情况凸透镜成像究竟有什么规律呢? 照相机和投影仪都成倒立的实像,所不同的是: 1.物体通常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 2.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 3.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可见,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有关系。像与物距有怎样的关系呢? 1.探究问题: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实验方案: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 新知探究 (1)实验器材: (2)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凸透镜、发光二极管(或蜡烛)、光屏、光具座 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实验步骤: ①组装器材,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个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二极管放在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二极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新知探究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 时凸透镜能成: 倒立、缩小、实像 2f f 2f f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二极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新知探究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 时凸透镜能成: 倒立、等大、实像 2F F 2F F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二极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新知探究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f<u<2f 时凸透镜能成: 倒立、放大、实像 F 2f f 2f f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二极管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二极管的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新知探究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f 时凸透镜不成像 f 2f 2f f ⑥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二极管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二极管的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新知探究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f 时凸透镜能成: 正立、放大、虚像 2f f 2f f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图中分析并填下表: 4.列表记录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①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位置,使镜后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此时光斑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② 调节蜡烛和光屏,呈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蜡烛到光心的距离为二倍焦距。 5.分析与论证 (3).实验前,应把烛焰中心、光心、光屏中心调到同一高度,目的使像呈在光屏中心。(否则找不到像) (4).找不到像的另一原因:蜡烛在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或在焦点上。 (5).蜡烛变短以后,像在光屏位置越来越高,此时应 ①将光屏上移 ②将蜡烛上移 ③将凸透镜下移 (6).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后,依然在光屏上成完整的像,只是会变暗些。 (7).光屏成清晰的像时,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依然能成清晰的像; 依据是:光路可逆。 (8).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新知探究 6.结论: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实像倒立在两侧,虚像正立在同侧. 2.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入水。把一支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