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44831

2016年秋学期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美》公开课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92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6,年秋,学期,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 cover
2016年秋学期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美》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培根的审美观,体味 文章对美的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 2.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 3.学习杂感的写法。 教材分析: 《论美》这篇文章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本单元的单元提示这样说:“学学牛吃草--读书要讲求智慧,读书有精读与泛读,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就得深读精思,反复品味,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而本文选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作《论人生》,是经典著作,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本文是一篇随感,初二时学生已经学过这样的文章,正好可以结合这篇文章加深学生对杂感这种文体的理解,这篇文章写法虽然在条理上不够分明,却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哲学家对“美”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熏陶的绝佳范本,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将这一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设想: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不能满堂灌,而是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认为在本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把学习权、话语权交给学生,教师要通过独特的设计和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反复研读、品味课文,探寻美的真谛,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去识别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让本节课成为一节对学生进行美学熏陶、教育的语文课。此外,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所限,不宜在课堂上涉及太多美学范畴下的概念、理论,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切实联系自身生活实践的积极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由学生对美的看法引出新课。 雪莱曾经这样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风华正茂的同学们,正值“美”的年龄,相信你们对美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那么,别吝啬,将你慧眼发现的美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吧!(学生畅所欲言) 看来,同学们眼中的美可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呀。那么怎样的美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美呢,让我们请出一位对美有过资深研究的哲学家弗兰西斯 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著名的哲学家,了解一下他在对美的诠释吧。 二、作者介绍 问:哪一位同学可以为大家介绍一下培根? 投影:培根(1561~1626)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被誉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论人生》《论说随笔文集》是他重要的著作之一,留下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名言,如: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力量。( Knowledge is power 。)认识真理,和相信真理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论真理》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论学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论学问》。黑格尔说他的著作:“充满了最美妙和最聪明的议论。” 三、播放配乐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一)预习检查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吝啬 腓力普 摄取 滑稽 (二)1、文章论了哪几种美? 参考:颜色之美、形体之美、行为之美, 美德 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 2、作者认为这几种美是怎样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最高层次的美是哪一种美? 参考:“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内在美重于外在美。所以在三者中最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