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李大钊留下的作品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李大钊在文学革命中的突出贡献是著有( ) A.《孔子与宪法》 B.《文学改良刍议》 C.《尝试集》 D.《敬告青年》 2.辛亥革命后,促使先进知识分子寻找救国出路的原因不包括( ) A.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 B.军阀割据混战 C.思想界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新文化运动发生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古田会议的召开 D.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4.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是( ) A.鲁迅 B.陈独秀 C.周恩来 D.李大钊 5.某同学在制作关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资料卡片时,列出了下图中的四位历史人物。他们共同体现了( ) A.民主政权的建设 B.新式教育的推广 C.近代工业的创办 D.爱国救亡的探索 6.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主要基于( ) A.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B.中国社会的性质 C.社会主义革命要求 D.十月革命的影响 7.下列人物被誉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蔡元培 D.鲁迅 8.“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独裁专制统治,国人的民族意识淡薄。而五四运动中爱国主义的有力号召,爱国主义活动的普遍展开,爱国精神的强烈感染,广泛而深入地唤醒了国民对国家的责任和爱国的情怀。”这说明五四运动( ) A.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C.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的舞台 9.《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关于该刊物的创办,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开维新运动的序幕 B.号召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C.提出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D.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10.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是( ) A. B. C. D. 11.某同学翻阅书籍时,看到了如下的内容,这些历史反映的主题是( ) 1916年底,《新青年》由上海迁到北京出版……李大钊发表《青春》《今》等文章,鼓励青年为创造一个不断更新的青春的新国家而斗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人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行 12.1923年《申报》刊登专电:“东方通讯社六日汉口电云,京汉铁路之同盟罢工工人组决死队,因破坏刘家庙附近之轨道数十条,遂与武装之军起冲突。”电文中记载的这一冲突( ) A.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C.宣告我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促进了我国铁路交通的逐步近代化 13.下面是某历史著作的章节标题节选,据此推断第三章的主题应为 第一章破旧立新,唤醒民主科学意识 第二章救亡图存,青年运动席卷全国 第三章…… 第四章星火初燃,各地组建先锋组织 第五章联合抗争,促成革命统一战线 A.共和确立,民族资本曲折发展 B.真理之光,共产主义扎根中国 C.三湾定调,人民军队听党指挥 D.改弦更张,西安兵谏和平解决 14.1919年6月11日《大公报》评论:“自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而吾国之实业界、教育界、劳动界皆有觉醒之机。”问题:该评论强调五四运动( )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B.导致经济秩序严重混乱 C.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D.加速了社会各阶层的觉醒 15.从1919到1921年,《新青年》发表了140多篇报道中国劳动人民生活和探讨劳动合理性、必要性的文章,其中28篇直接引用《共产党宣言》内容,15篇运用剩余价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